唐太宗纳谏 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的“耳朵”特别长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可不是一般的皇帝。他的耳朵特别长,不是生理上的长,而是心理上的长——他特别爱听别人的意见。这可不是每个皇帝都能做到的,毕竟皇帝嘛,高高在上,谁敢随便提意见?但唐太宗不一样,他不仅爱听,还特别喜欢听那些“刺耳”的话。
有一次,一个大臣叫魏征的,直接在朝堂上怼他:“陛下,您最近有点飘啊!”唐太宗一听,不但没生气,反而笑嘻嘻地问:“哦?我哪里飘了?”魏征也不客气:“您最近老是在后宫玩乐,朝政都快荒废了!”唐太宗听了,不仅没发火,还认真反思了一下自己。这种皇帝,真是少见啊!
魏征的“毒舌”成了唐太宗的“良药”
说到魏征这个人,那可是个“毒舌”高手。他不仅敢说真话,还特别会挑刺。唐太宗有时候都被他说得下不来台。有一次,唐太宗兴冲冲地跑到后宫去玩鸟儿(那时候叫鹞鹰)。结果刚玩得正高兴呢,魏征来了。唐太宗一看到魏征那张严肃的脸,赶紧把鸟儿藏在袖子里。魏征假装没看见,故意在旁边东拉西扯说了半天朝政的事儿。等他说完走了,唐太宗赶紧把鸟儿拿出来一看——哎呀妈呀!鸟儿都被闷死了!
不过呢,虽然魏征总是让唐太宗下不来台,但唐太宗心里明白得很:魏征这是为他好啊!所以每次被怼完之后,他都会反思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这种皇帝和臣子的关系真是让人羡慕啊!
纳谏让唐朝走向巅峰
正是因为有了像魏征这样的大臣敢说真话、敢提意见;也正是因为有了像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愿意听、愿意改;唐朝才能在短短几十年里就走向了巅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这可不是吹牛哦!看看当时的长安城吧:街上到处都是外国人、各种奇珍异宝、文化交流……简直就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啊!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字——“谏”!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的大臣都像魏征那样敢说敢做;但只要有人敢说;只要有人愿意听;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好!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嘛!所以啊;如果你身边也有像魏征那样敢于直言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珍惜哦!因为他们可是你的“良药”呢!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