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与廉颇 廉颇和李牧认识吗
李牧:边疆的“懒人”将军
李牧,这位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他的军事生涯可以说是“懒人”的典范。你可能会问,打仗还能懒?没错,李牧就是这么一个“懒”得出奇的将军。他驻守在赵国的北边,面对的是匈奴这个老对手。按理说,匈奴人骑马射箭,来去如风,赵国军队应该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迎战。但李牧不这么干,他选择了一种“懒人”战术——坚壁清野。
啥叫坚壁清野?简单来说,就是躲在城里不出来,外面啥都不留。匈奴人来抢东西?不好意思,啥都没有。李牧的士兵们每天的任务就是练兵、吃饭、睡觉,日子过得比现代人还悠闲。匈奴人一看这架势,气得直跺脚:“这李牧也太懒了吧!连仗都不打!”可李牧心里清楚得很,他在等一个机会——等匈奴人放松警惕的时候。
果然,时间一长,匈奴人觉得李牧就是个胆小鬼,根本不敢出来打仗。于是他们开始放松警惕,觉得赵国军队不足为惧。就在这时,李牧突然发动了反击。他精心挑选了一支精锐部队,趁着匈奴人不备的时候发动突袭。结果可想而知,匈奴人大败而归。从此以后,匈奴人对李牧是又恨又怕,再也不敢轻易来犯。
廉颇:脾气火爆的老将
说到廉颇,这位赵国的另一位名将可是和李牧完全不同类型的人物。如果说李牧是个“懒人”将军的话,那廉颇就是个“火爆”将军。廉颇的脾气和他的战斗力一样出名——火爆得很!他年轻时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勇猛无比;年纪大了之后虽然不再亲自上阵杀敌了(毕竟岁数不饶人嘛)但他那火爆的脾气一点都没改。
有一次赵王派了个使者去慰问廉颇——其实就是想看看这位老将还能不能打仗了(古代君王也挺现实的)使者到了廉颇家里一看:嚯!这老爷子一顿饭吃了三斗米、十斤肉(古代计量单位)吃完饭还披甲上马舞了几下大刀——意思是告诉使者:我廉颇还能打!可这位使者回去之后却跟赵王说:“廉将军虽然饭量不错(其实是非常不错)但一顿饭上了三次厕所……”言下之意就是说廉颇老了不中用了……这可把廉颇气坏了!他觉得自己明明还能打却被别人说成老不中用——这谁能忍啊?于是这位老将一怒之下就离开了赵国……唉真是可惜了这么一位猛将啊……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换做是我被别人这么说估计也得气得够呛……毕竟谁愿意被人说自己不行呢?
两位名将的不同命运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了:既然李牧和廉颇都是赵国的名将那他们有没有一起合作过呢?答案是:没有……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位名将虽然都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他们的人生轨迹却完全不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太懒一个太火……结果导致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一起合作……唉真是可惜了两位名将啊……要是他们能联手的话估计连秦国都要抖三抖吧?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让他们联手的话估计也会有很多问题吧?比如一个想打仗一个不想打;一个脾气火爆一个性格沉稳……想想就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充满了各种巧合和遗憾让我们这些后人只能通过史书来想象那些英雄人物的风采了……唉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啊……不过话说回来虽然他们没有机会一起合作但他们各自的故事却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篇章让我们永远记住了这两位伟大的将军——李牧和廉颇!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