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穷途末路”

管仲,这个名字在历史上可是响当当的,但你知道吗?他年轻的时候可是个“穷途末路”的主儿。话说管仲年轻时,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饱。有一次,他和好朋友鲍叔牙一起去经商,结果管仲总是偷偷多分点钱给自己。鲍叔牙知道后,不但没生气,反而笑着说:“管仲啊,你家里穷,多拿点也是应该的。”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估计鲍叔牙得被网友们骂成“圣母婊”了。不过,正是这种宽容和理解,让管仲后来成为了齐国的宰相,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管仲的典故有什么 与管仲有关的成语故事

管仲的“借箭计”

说到管仲的智慧,那可真是让人拍案叫绝。有一次,齐国和鲁国打仗,鲁国军队兵强马壮,齐国这边却缺兵少将。眼看就要吃败仗了,管仲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借箭计”。他让人在河边竖起无数稻草人,远远看去就像一支大军在操练。鲁国军队一看,以为齐国来了援军,吓得赶紧撤退了。这招“借箭计”不仅让齐国免于一败涂地,还让鲁国军队从此对齐国心生畏惧。管仲这脑子啊,简直比诸葛亮还诸葛亮!

管仲的“美食外交”

除了打仗有招数外,管仲在处理外交事务上也是一把好手。有一次,齐国和楚国关系紧张,眼看就要打起来了。这时候,管仲又想出了一个妙招——美食外交。他让人带着齐国的特产——鱼和盐去楚国访问。楚国人一看这些美味的食物,顿时对齐国的敌意大减。再加上管仲能言善辩、幽默风趣的口才,楚王很快就同意和齐国结盟了。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的外交场合上说起来就是:“咱们别打了啊!来来来!先吃顿好的再说!”不得不说啊!这招真是高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