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的“一字千金”

在《吕氏春秋》里,有一个特别有名的典故,叫做“一字千金”。这个故事的主角可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吕不韦。话说吕不韦编写完《吕氏春秋》后,觉得自己写得那是相当不错,于是他就在咸阳城的城门上贴了个告示,说:“谁要是能在这本书里改动一个字,我就赏他一千两黄金!”这可不是开玩笑,是真的黄金哦!结果呢,大家都跑去看,可是看了半天,愣是没人敢改一个字。为啥呢?因为这本书写得太好了,简直是无懈可击。所以啊,“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就这么流传下来了,意思就是形容文章或者言辞非常精妙,价值连城。

吕氏春秋中的典故 94个成语吕氏春秋

孔子与“子路问津”

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叫“子路问津”。这个故事讲的是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路在路上走啊走,突然发现前面有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子路就问孔子:“老师,咱们怎么过河啊?”孔子看了看四周,发现有个渔夫在旁边钓鱼,于是他就让子路去问问渔夫哪里有渡口。子路跑过去一问,渔夫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啊,整天就知道问东问西的,自己不会动动脑子吗?”子路一听这话有点生气了嘛!但孔子却笑着说:“人家说得对啊!我们确实应该多动动脑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啊:遇到问题不要总想着依赖别人帮忙解决哦!要学会自己想办法才行呢!

孟尝君的“鸡鸣狗盗”

最后一个要说的典故是关于孟尝君的“鸡鸣狗盗”。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大人物哦!有一次他被人陷害关进了监狱里头(当然啦!古代监狱条件可没现在这么好)。为了逃出去嘛……他就想了个办法——学狗叫!(对没错就是学狗叫)然后趁着守卫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后来他又遇到了新的麻烦——城门关了出不去咋办呢?这时候他又想到了个主意——学鸡叫!(没错又是学动物叫)结果还真把守城的士兵给骗过去了……于是他就顺利逃出了城外……这个故事虽然听起来有点搞笑吧……但它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并不是那么高大上或者正经八百儿的……只要能解决问题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