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诸葛亮的“空手套白狼”

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的“神仙”级人物,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草船借箭”了。这事儿说起来,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高智商的“空手套白狼”游戏。当时,周瑜给诸葛亮出了个难题:三天之内造十万支箭。这要是换成别人,估计早就急得抓耳挠腮了。可诸葛亮呢?他不仅不慌不忙,还玩起了“借箭”的把戏。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 诸葛亮著名典故10个

他让士兵们扎了几艘草船,趁着大雾弥漫的夜晚,悄悄驶向曹营。曹操一看这阵势,以为蜀军要来偷袭,二话不说就下令放箭。结果呢?箭全射在了草船上!等到天亮雾散,诸葛亮带着满满的箭回来了,周瑜看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借箭啊?简直就是“骗箭”嘛!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骗术”还真是有创意,既省时又省力,还不用花一分钱。难怪后人常说:“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空城计:诸葛亮的“心理战大师”

要说诸葛亮的胆子有多大?看看他的“空城计”就知道了。当时司马懿带着大军杀到城下,诸葛亮却坐在城楼上弹琴喝茶,悠闲得像个没事人似的。司马懿一看这阵势,心里直打鼓:这城里肯定有埋伏!于是二话不说就撤军了。其实呢?城里压根儿就没兵!诸葛亮就是靠着这一招“心理战”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玄乎,但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司马懿是个多疑的人,越是看不懂的局势越容易让他心生疑虑。而诸葛亮正是抓住了他这个心理弱点,故意摆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结果呢?司马懿自己把自己给吓跑了!这哪里是打仗啊?简直就是一场心理博弈嘛!难怪后人常说:“诸葛亮弹琴——吓退司马懿!”

七擒孟获:诸葛亮的“耐心教育家”

最后再来说说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吧。这位南蛮王孟获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屡次造反作乱,搅得蜀国不得安宁。按理说,对付这种人直接一刀砍了就完事了呗?可诸葛亮偏不!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耐心教育!他七次抓住孟获又七次放了他回去。每次抓到孟获后都对他进行一番思想教育:你看看你这样闹腾对谁有好处啊?咱们还是和平共处吧!结果呢?孟获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最后心甘情愿地归顺了蜀国。

这种处理方式在当时的战争中可是相当罕见的。一般人都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可诸葛亮却选择了用耐心和智慧去感化对方。这种做法不仅展现了他的大度胸怀和高超智慧;更重要的是;它为蜀国赢得了长久的和平与稳定;真可谓是功德无量啊!难怪后人常说;"诸葛亮七擒孟获——以德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