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皇帝的“宣”字,到底宣了啥?

说到“宣”这个谥号,大家可能会想到“宣传”、“宣告”这些词。没错,给皇帝起这个谥号,大概就是想说他是个“会说话”的皇帝。不过,这里的“会说话”可不是指他口才好,而是说他治理国家有一套,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以宣为谥号的皇帝 皇帝谥号宣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有好几个皇帝都得了这个“宣”字。比如汉宣帝刘询,他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位皇帝在位期间,不仅把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还特别注重民生。他经常微服私访,亲自去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有一次,他还跑到市场上买菜,结果被小贩认出来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不过这也说明了他是个接地气的皇帝,难怪老百姓都爱戴他。

宣皇帝的“宣”字,还能这么理解?

除了治理国家有一套外,“宣”这个字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宣传教化”。也就是说,这位皇帝不仅自己做得好,还特别注重教育百姓,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种做法在古代可是非常先进的。

比如唐宣宗李忱,他就是个典型的“宣传教化”型皇帝。他在位期间,特别注重文化教育,还经常亲自给大臣们讲课。有一次,他讲到一半突然停下来问:“你们听懂了吗?”大臣们面面相觑,都不敢回答。最后还是李忱自己说:“没听懂没关系,我再讲一遍!”这种耐心和细心真是让人佩服。

宣皇帝的“宣”字,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宣”字的另一个妙用——玩花样!没错,有些皇帝虽然得了这个谥号,但他们的行为却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明宣宗朱瞻基(又称明仁宗)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在位期间虽然也做了不少好事(比如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但他最大的爱好却是斗蛐蛐!对!你没听错!这位堂堂的大明皇帝居然喜欢斗蛐蛐!而且他还特别认真地研究蛐蛐的品种、习性甚至战斗技巧!有一次他还亲自写了一本《蟋蟀经》(类似于现在的养宠指南)结果这本书后来成了畅销书(虽然大部分读者都是宫里的太监和宫女)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是他的个人爱好吧只要不耽误正事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