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龙舟和那个跳江的家伙

端午节,这个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听起来像是个吃粽子、划龙舟的好日子。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一天吃粽子、划龙舟呢?其实,这背后有一个超级悲壮的故事,主角就是那位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

屈原,这位楚国的大才子,不仅诗写得好,还特别爱国。可惜的是,他的领导——楚怀王,不太听他的话。屈原劝楚怀王别和秦国走得太近,结果楚怀王不听,还把屈原给贬了。后来,秦国果然来打楚国了,楚怀王也被骗去秦国关了起来。屈原一看国家要完蛋了,心里那个急啊!

跳江的诗人

屈原在楚国被秦国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心里那个郁闷啊!他觉得自己再也没办法为国家出力了,于是决定跳江自杀。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屈原跳江的消息一传开,老百姓们可急坏了!他们划着小船去救屈原,还往江里扔粽子,希望鱼虾别吃掉屈原的身体。

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悲壮吧?不过你别急着哭!因为端午节后来就变成了一个吃粽子、划龙舟的节日。你想想看,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忙着包粽子、划龙舟,谁还记得那个跳江的诗人呢?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没有屈原这个“跳江达人”的故事,我们可能连端午节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呢!

端午节的“变形记”

其实啊,端午节的来历不止一个版本。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这位老兄也是个悲情人物);还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曹娥(这位小姑娘可是个孝女);甚至还有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位老兄可是个隐士)。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现在大家都默认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了。

不过呢!随着时间的推移啊!端午节也变得越来越有趣了!除了吃粽子和划龙舟之外啊!现在还有很多人会在这一天挂艾草、喝雄黄酒、戴香囊等等等等……总之啊!现在的端午节已经变成了一个超级热闹的节日啦!而且最重要的是啊!不管你信不信那些传说故事吧!反正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能吃到美味的粽子就对啦!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