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别称大揭秘

端午节,这个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没错,就是那个吃粽子、赛龙舟的日子。不过,你知道吗?端午节可不止这一个名字哦!它还有好几个别称,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别称,看看它们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端午节的别称分别是哪几个

首先,端午节最常见的别称之一就是“端阳节”。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文艺范儿?其实,“端阳”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太阳有关。古人认为五月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而初五这一天更是阳气达到顶峰的日子。所以,他们就把这一天叫做“端阳”。想象一下,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吃粽子、赛龙舟,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活力?

端午节的另一个名字:重午节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端午节的另一个别称——“重午节”。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是“午”日,而“重午”就是指两个“午”日相重叠的意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数学题?不过别担心,我们不用去解这道题。重要的是知道这个节日和“午”有关就行了。

关于“重午”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据说古代人认为五月是毒月,初五是毒日,而“午”字在五行中属火,所以这一天特别容易招惹邪气。为了驱邪避灾,人们就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活动,比如挂艾草、喝雄黄酒等。这样一来,“重午节”这个名字就带上了几分神秘色彩。

端午节的第三个名字:龙舟节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端午节的第三个别称——“龙舟节”。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和龙舟有关了!没错,赛龙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传统活动之一。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划着龙舟去打捞他的尸体,并把粽子扔进江里喂鱼虾,以免它们吃掉屈原的身体。

所以每年到了端午节这天, 大家就会组织龙舟比赛, 热闹非凡! 而且现在不只是中国人喜欢赛龙舟, 连外国人也爱上了这项运动呢! 可以说,"龙舟节"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走向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