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村庄,像一幅褪色的老照片

四十年前的村庄,哎呀,那可真是另一番天地!想象一下,村头的老槐树下,几个大爷围着一张破桌子,桌上摆着几只破碗,碗里装的不是茶水,而是自家酿的米酒。他们一边喝一边聊,聊的内容从天南到地北,从鸡毛蒜皮到国家大事,反正啥都聊。那时的村庄,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没有车水马龙,只有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和几间破旧的土房。村里的小孩儿们光着脚丫子在田埂上跑来跑去,手里拿着自制的弹弓,追着小鸟儿打。那时的日子虽然穷,但大家过得挺乐呵的。

四十年前的村庄的照片

村里的人情味儿浓得像老酒

四十年前的村庄,人情味儿浓得像老酒一样,越品越有味儿。谁家要是办个红白喜事,全村的人都来帮忙。办喜事的时候,大伙儿忙前忙后,张罗着摆桌子、端菜、倒酒;办白事的时候,大家也都默默地来帮忙抬棺材、烧纸钱。那时候的村庄里没有现在这么多规矩和讲究,大家都直来直去,有啥说啥。谁家要是揭不开锅了,邻居们都会送点米面油盐过去;谁家要是孩子生病了没钱看病,大家也会凑点钱帮衬一下。那时的村庄里没有现在这么多勾心斗角的事儿,大家都挺实在的。

村里的生活节奏慢得像蜗牛爬

四十年前的村庄里生活节奏慢得像蜗牛爬一样。天一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儿了;中午回来吃个饭休息一会儿;下午接着干到太阳落山才收工回家吃饭睡觉。那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娱乐活动和消遣方式:晚上吃完饭大家就坐在院子里聊天乘凉或者串门子拉家常;夏天的时候还会有人组织大家一起看露天电影;冬天的时候则围着火炉子烤火聊天打牌下棋什么的……那时的日子虽然单调乏味但也挺充实快乐的!村里的人们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猫冬夏天避暑……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那时的村庄就像一幅静止不动的老照片一样定格在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