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的“抠门”日常

道光帝的节约,可以说是清朝皇帝中的“一股清流”。他不仅自己节俭,还要求整个皇宫跟着他一起“抠门”。比如,他规定宫里的蜡烛要省着点用,晚上能不开灯就不开灯,搞得宫女太监们晚上走路都得摸黑。更夸张的是,他还下令把宫里的瓷器换成粗瓷大碗,说是为了防止摔碎了浪费。结果呢,宫里的餐具看起来跟普通老百姓家的一样,完全没有皇家的气派。

道光帝有多节约 道光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有一次,道光帝看到宫里的太监在用新毛巾擦桌子,立马就火了:“这毛巾多贵啊!你们就这么浪费?以后擦桌子用旧毛巾就行了!”太监们听了都傻眼了,心想:皇上您这是要我们把旧毛巾用到破洞才算完吗?不过道光帝可不管这些,他觉得只要能省下一点钱,那就是功德无量。

道光帝的“节约”外交

道光帝不仅在宫里节约,连对外交涉也处处体现他的“抠门”精神。有一次,英国使臣来访,按照惯例要举行盛大的宴会招待他们。可是道光帝觉得这样太浪费了,于是下令把宴会的规模缩减到最小。结果呢,英国使臣一看这宴会的阵仗,还以为清朝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呢!

更搞笑的是,道光帝还要求外交使节们自带干粮来访。他说:“你们自己带吃的来吧,我们这里粮食紧张得很!”外国使节们听了都哭笑不得:这哪是接待外宾啊?简直是让我们自带盒饭来蹭饭!不过道光帝可不管这些,在他看来,只要能省下一点粮食和银子,那就是为国家做了大贡献。

道光帝的“节约”遗产

虽然道光帝的节约精神让人哭笑不得,但他的这种做法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人说他是清朝最抠门的皇帝之一;也有人说他是为了国家财政着想才这么做的;还有人说他是真的穷怕了才会如此节俭。不管怎么说吧, 道光帝的这种做法确实让清朝在他统治期间少花了不少钱, 但也因此失去了很多发展机会和国际形象.

总之呢, 道光帝的节约精神虽然有些过头, 但也算是他为清朝做出的最后一点贡献吧! 至于后人怎么评价他嘛, 那就见仁见智咯!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 他的这种做法绝对会让后人记住: 原来清朝还有这么一位"抠门"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