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们的“理想”有点跑偏

《水浒传》里的英雄们,一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义薄云天的好汉。可问题是,他们的“理想”好像有点跑偏了。你说他们要反抗朝廷、替天行道,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仔细一琢磨,他们的目标好像就是找个地方喝酒吃肉、打打杀杀。梁山泊成了他们的“理想国”,可这个“国”里除了打架就是喝酒,连个正经的治国方略都没有。你说这帮人要是真当了皇帝,估计也就是换个地方继续喝酒打架,老百姓的日子怕是更不好过。

水浒传失败的根本原因

再说了,这些英雄们虽然个个武艺高强,但脑子好像都不太好使。你看他们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完全不考虑后果。比如那个李逵,动不动就抡起板斧砍人,完全不管对方是谁。这种“莽夫式”的行事风格,虽然看起来很爽快,但长远来看,肯定是成不了大事的。梁山泊最后被招安了,其实也是因为这帮人只会打打杀杀,根本没想过怎么治理国家或者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

内部矛盾比朝廷还多

别看梁山泊表面上大家称兄道弟、义气相投,实际上内部矛盾比朝廷还多。这些英雄们来自五湖四海,各有各的背景和性格。比如宋江和晁盖之间的权力斗争就不说了,连李逵这种莽夫都能和吴用这种智囊吵起来。你说这些人要是真在一起干大事,估计还没等朝廷来打他们,自己就先内讧了。

而且这些英雄们的价值观也挺混乱的。有的人是为了替天行道才上梁山的,有的人是为了逃避官府追捕才来的;有的人是为了兄弟义气才留下的;还有的人纯粹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这么一帮动机各异的人凑在一起,能团结一致才怪呢!更搞笑的是,梁山泊里还有一些人本来就是被逼上山的“坏人”——比如那个时迁偷鸡摸狗的本事一流——这样的人多了去了!你让他们去替天行道?怕是连自己都管不住吧!

招安后的结局太讽刺

最后说说梁山泊被招安的事儿吧!这事儿本身就挺讽刺的——你想想看啊:一帮反抗朝廷的英雄好汉最后居然主动投降了!而且投降之后呢?大部分人都没落个好下场——要么战死沙场;要么被朝廷清算;要么干脆自杀了事……你说这帮人当初费那么大劲儿反抗朝廷图啥呢?还不如一开始就在江湖上逍遥自在呢!

其实仔细想想啊:梁山泊之所以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他们只知道反抗朝廷;却不知道反抗之后该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呢?折腾了一大圈儿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没那个能力去改变什么;最后只能选择妥协或者逃避……哎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