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唠叨的“老父亲”上线

诸葛亮在《出师表》里,简直就是一个操碎了心的“老父亲”。你看他,一会儿担心刘禅太年轻,一会儿又怕他听不进劝告。这哪是臣子对君主的规劝啊,分明就是家长对孩子的一通唠叨。比如那句“亲贤臣,远小人”,说得好像刘禅身边全是小人似的。其实诸葛亮的意思是:“阿斗啊,你可长点心吧!别整天跟那些不靠谱的人混在一起,多听听靠谱的大臣们怎么说。”这语气,是不是像极了你妈让你少打游戏、多读书的样子?

出师表诸葛亮规劝刘禅的句子

再看看那句“不宜妄自菲薄”,这话听着就更有意思了。诸葛亮大概是觉得刘禅有点自卑,动不动就觉得自己不行。所以他赶紧补上一句:“你可是皇帝啊!别整天觉得自己啥都不行,自信点!”这话要是放在现代,估计就是:“阿斗啊,你可是CEO啊!别整天觉得自己是个实习生似的。”诸葛亮的这份关心,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刘禅:被念叨的“熊孩子”

说到刘禅,这位仁兄在《出师表》里简直就是个被念叨的“熊孩子”。你看诸葛亮那一通规劝,简直就是在给刘禅上思想政治课。刘禅估计心里也在嘀咕:“孔明叔叔啊,您能不能让我安静会儿?我这不是挺好的嘛!”可是诸葛亮不依不饶啊,非得把该说的都说完才放心。

尤其是那句“不宜偏私”,简直是直戳刘禅的痛点。估计刘禅平时没少干偏心眼的事儿,所以诸葛亮才特意提醒他:“阿斗啊,你可不能偏心眼儿啊!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这话要是放在现代职场里,估计就是老板对员工说:“小张啊,你可不能搞小团体啊!大家都是平等的!”刘禅听了估计也只能点头称是了。

诸葛亮的苦口婆心

最后咱们再来说说诸葛亮的苦口婆心吧。这位老兄在《出师表》里真是把能想到的都说了个遍。从治国理政到个人修养,从用人之道到自我反思……总之就是一句话:阿斗啊,你要好好干!不然蜀国可就完了!这种苦口婆心的劲儿真是让人又感动又好笑。

尤其是那句“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诸葛亮这是在给刘禅立军令状呢:“阿斗啊,我把话撂这儿了!你要是不听我的话、不好好干的话……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像老师对学生说:“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的话……我就请家长了!”诸葛亮的这份责任感和担当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