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历汤若望 农历是德国人汤若望发明的吗
汤若望的来头不小
说到汤若望,这名字听起来像是个古代大厨,专门研究怎么炖汤的。但其实,这位仁兄可是个正儿八经的传教士,还是个德国人!你没听错,一个德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不是为了卖香肠,而是为了传播天主教。这哥们儿在明朝末年来到中国,那时候的中国还不知道啥是香肠呢。
汤若望不仅是个传教士,还是个科学家。他精通天文、数学、地理,简直就是个行走的百科全书。他来中国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明朝政府修订历法。那时候的中国历法有点乱,汤若望一看,这不行啊,得改!于是他就开始了他的“历法改革”之路。
汤若望的“历法革命”
汤若望来到中国后,很快就发现中国的历法有点问题。那时候的历法是根据月亮的变化来计算日期的,但月亮的变化有时候不太靠谱,导致节气经常不准。汤若望一看,这不行啊,得用太阳来算!于是他开始用西方的天文学知识来修订中国的历法。
汤若望的修订工作可不是一帆风顺的。那时候的中国人对西方的东西有点排斥,觉得这些洋鬼子整天搞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但汤若望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他一边传教,一边搞科研,最后终于说服了明朝政府采用他的新历法。这个新历法就是后来的“时宪历”,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农历的前身。
汤若望的后半生
虽然汤若望在明朝末年搞定了历法的事情,但他的后半生可不太平。明朝灭亡后,清朝建立了。清朝的皇帝们对西方的东西也挺感兴趣的,尤其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对汤若望的天文学知识非常欣赏,还让他继续修订历法。
但好景不长,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杨光先案”。杨光先是个保守派官员,觉得汤若望的历法太洋气了,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于是他就告了汤若望一状。结果汤若望被抓了起来,还被判了死刑!好在康熙皇帝后来意识到这是个误会,赶紧把汤若望放了出来。可惜的是,这时候的汤若望已经年老体衰了…… 哎呀妈呀!老外在中国混也不容易啊! 后来没几年就去世了…… 不过他的贡献可是被后人记住了!现在我们用的农历里头还有他的功劳呢! 所以说啊…… 这位德国老兄可是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呢! 咱们得好好感谢他才行啊…… 不然现在可能还在用那种不准时的旧历法呢…… 想想都觉得可怕…… 哈哈哈…… 总之呢…… 这位老兄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管你是哪国人……只要你有真本事……走到哪儿都能发光发热啊! 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哦!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