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西征有多少人马 蒙古屠城后的女人
蒙古西征的规模:人马如云,还是如蚊?
说到蒙古西征,大家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成千上万的骑兵,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地涌向西方。但到底有多少人马呢?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因为历史记载有时候比天气预报还不靠谱。有的史书说蒙古大军有几十万,有的说只有几万。这差距也太大了吧!就像你问一个人吃了多少饭,他说“一碗”,另一个人却说“一锅”。
不过,咱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蒙古人打仗讲究机动性,骑兵是他们的主力。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帝国的总人口也就几百万,能上马打仗的青壮年估计也就几十万。考虑到他们还要守家护院、种地放羊,真正能拉出去打仗的估计也就十几万到二十万左右。当然,这只是个大概数,具体数字可能比这个多一点或少一点,反正不会像某些电影里演的那样,满山遍野都是骑兵。
后勤补给:蒙古人是如何养活这么多人马的?
别看蒙古人打仗厉害,但他们可不是靠“外卖”活着的。那时候可没有美团、饿了么这些外卖平台,他们得自己解决吃喝问题。蒙古人的后勤补给主要靠抢和掠夺。每到一个地方,他们就会把当地的粮食、牲畜抢走,作为自己的补给。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虽然不太厚道,但确实很有效率。
另外,蒙古人还擅长利用当地的资源和人力。他们会招募当地的士兵和向导,甚至让当地人提供粮食和物资。这样一来,他们的后勤压力就大大减轻了。可以说,蒙古人是“借力打力”的高手。他们不仅用自己的人马打仗,还用敌人的资源养活自己的人马。这种“以战养战”的策略让他们在长途跋涉中也能保持战斗力。
战术与策略:蒙古人是如何用少量人马打出大场面的?
说到蒙古人的战术和策略,那可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不仅善于骑射、机动性强,还擅长心理战和情报战。比如成吉思汗就特别喜欢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明明要打东边却假装要打西边;或者用小股部队骚扰敌人后方让他们疲于奔命;甚至还会故意放出假消息迷惑敌人让他们自乱阵脚……总之就是怎么让敌人猜不透就怎么来!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虽然每个士兵都很勇猛但更注重整体配合而不是单打独斗;而且他们还会根据地形、气候等因素灵活调整战术……这些都让他们在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时也能占据优势!可以说正是这些高超的战术和策略让他们用相对较少的人马打出了一场又一场的大胜仗!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