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的“凿壁偷光”成了他的名片

匡衡小时候可是个“偷光”高手,不过他偷的不是钱,是邻居家的光。那时候家里穷,点不起灯,匡衡就偷偷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借着邻居家的灯光读书。这事儿后来传开了,大家都说他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长大后,匡衡果然没辜负大家的期望,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不过他可没忘记小时候的“偷光”经历,经常拿这事自嘲:“我这人啊,从小就有‘偷’的天赋,不过现在偷的是知识,不是光了!”

匡衡长大以后有了什么成就

匡衡当官了,还挺有手腕

匡衡长大后不仅学问好,还挺会做人。他通过考试当上了官,一路升迁到了丞相的位置。别看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当了官后可是风生水起。匡衡在官场上混得不错,主要是因为他懂得审时度势。他知道什么时候该硬气,什么时候该圆滑。有一次皇帝问他怎么治理国家,匡衡二话不说就搬出了《诗经》里的名句:“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己斯亡。”皇帝一听就明白了:这家伙不仅学问好,还挺会说话!于是对他更加器重了。

匡衡的晚年有点小波折

匡衡虽然官做得大、学问做得好,但晚年还是遇到了点小麻烦。因为他太自信了点儿政策建议被皇帝否决了几次后就开始有点儿急躁起来最后因为一些小事被贬了职虽然后来又复职了但总的来说晚年的日子过得有点儿不太顺心不过匡衡倒是看得开经常跟朋友们开玩笑说:“我这一生啊就像过山车一样起起落落但至少我学会了怎么在低谷时保持微笑!”朋友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觉得这个老头儿真是越老越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