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科举考试的“奇葩”命题

元朝的科举考试,听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但实际上,它的命题内容有时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首先,元朝的科举考试不像我们现代的高考那样,有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科目。他们的考试主要是以经义为主,也就是四书五经那些古文经典。不过,这些经典在元朝的考官手里,有时候就变成了“脑筋急转弯”。

元朝科举考试命题内容

比如说,有一道题目问:“孔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肉?”这问题一出来,考生们都懵了:孔子不喜欢吃肉?这哪儿来的说法啊?其实,这道题目的背后是想考察考生对《论语》的理解程度。孔子在《论语》里确实提到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但并没有直接说不喜欢吃肉。考官们就是想看看考生们能不能从字里行间找到答案。结果呢?很多考生直接傻眼了,写了一大堆自己瞎编的理由,最后当然是没得分啦!

元朝科举考试的“奇葩”命题

除了这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外,元朝的科举考试还有一些特别“接地气”的命题。比如说,有一年考官出了一道题目:“如果你是一个县令,遇到一个偷鸡贼该怎么办?”这道题看起来好像挺简单的,但实际上却暗藏玄机。考官们并不是真的想知道你会不会抓贼,而是想看看你对法律和道德的理解。

有的考生一看题目简单,立马就开始写:“抓起来打一顿!”结果呢?当然是被考官们无情地刷掉了。正确的回答应该是既要依法处理偷鸡贼的行为,又要考虑到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比如说:“先调查一下他为什么偷鸡,如果是生活所迫的话可以适当减轻处罚;如果不是的话就依法处理。”这样既能体现你的法律素养,又能展现你的仁慈之心。所以说啊,元朝的科举考试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

元朝科举考试的“奇葩”命题

最后再来说说元朝科举考试中最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个命题:“如果你是一个皇帝的儿子(也就是太子)该怎么治理国家?”这道题看起来好像挺高大上的吧?但实际上却是一个超级大坑!因为元朝的皇位继承制度非常复杂而且混乱不堪——简单来说就是谁拳头大谁就能当皇帝!所以这道题根本就没有标准答案可言……

有的考生一看题目立马就开始写:“我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结果呢?当然是被考官们无情地刷掉了——因为你根本就不懂政治啊!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先分析一下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各派势力的关系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治理方案……不过说实话啊就算是这样也不一定能得高分——因为政治斗争实在是太复杂了谁也说不准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啊元朝的科举考试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