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年间的“辽国大冒险”

话说宣和年间,宋朝的皇帝宋徽宗是个文艺青年,画画写字样样精通,就是不太会打仗。可这位文艺青年偏偏有个“征服辽国”的梦想,觉得拿下辽国就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是,他大手一挥,决定出兵伐辽。这事儿听起来挺威风的,但实际上呢?就像是一个不会做饭的人非要开餐厅,结果可想而知。

宣和伐辽 宣和四年发生了什么

宋徽宗召集了一帮大臣商量伐辽的事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天花乱坠。有人说:“辽国现在内乱不断,正是咱们出兵的好时机!”还有人说:“咱们兵强马壮,打辽国还不是小菜一碟?”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的,但实际情况是:辽国内乱归内乱,人家好歹也是个大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可宋徽宗已经被这些“好主意”冲昏了头脑,立马拍板:“干它!”

于是乎,宋朝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结果呢?还没到辽国边境呢,士兵们就开始叫苦连天:“这路也太难走了吧!”“粮草怎么还没送到?”更有甚者直接开溜了——毕竟谁也不想白白送死啊!宋徽宗一看这情况,心里也开始打鼓:“这事儿好像有点不对劲啊……”

文艺青年的“战争艺术”

宋徽宗虽然不会打仗,但他觉得自己可以靠“艺术”来指挥战争。他画了几幅《伐辽图》挂在军营里,美其名曰“激励士气”。士兵们看了之后纷纷表示:“皇上画的画是挺好看的,但能不能先给我们发点粮草啊?”更有趣的是,宋徽宗还专门写了一首《伐辽赋》来歌颂这场战争的伟大意义。可惜的是,这首赋还没传到前线呢,士兵们就已经跑得差不多了。

除了画画写诗之外,宋徽宗还特别喜欢搞一些花里胡哨的仪式感。比如出征那天,他特意穿上了一套金光闪闪的盔甲(虽然他根本不会骑马)站在城楼上挥手致意。结果一阵风吹过——他的帽子掉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大臣们赶紧上前捡帽子、拍马屁:“皇上英明神武!连风都为您让路!”可实际上呢?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位文艺青年根本不适合打仗。

最搞笑的是有一次前线传来战报说打了胜仗(其实只是小规模的胜利)宋徽宗高兴坏了立马下令全军庆祝还特意让人准备了一大桌山珍海味送到前线犒劳将士们结果等食物送到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士兵都已经跑光了只剩下几个饿得前胸贴后背的将领对着一大桌美食发呆……这场面真是既心酸又好笑啊!

结局:一场闹剧的收场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宣和伐辽以失败告终。宋朝不仅没拿下辽国反而还损失了不少兵力和财力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更惨的是这场战争还引来了金国的注意——人家一看你这么弱不禁风那我不得趁机捞一把?于是没过多久金国就南下攻打北宋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可以说宣和伐辽不仅没实现宋徽宗的宏伟梦想反而还给自己挖了个大坑真是得不偿失啊!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这场战争失败了但它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笑料比如那位穿着金盔甲掉帽子的文艺青年皇帝比如那些饿着肚子看着美食发呆的将领们……这些故事后来被编成了各种段子和笑话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所以有时候想想历史也挺有意思的不是吗?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教训还能让我们笑一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