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最后一场秀”

清朝的科举考试,那可是古代版的“高考”,只不过考的不是数学物理,而是四书五经。到了清朝末年,这科举考试也快走到头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就像是一场“最后一场秀”,考生们心里都在嘀咕:“这会不会是我这辈子最后一次穿长袍、戴方巾的机会了?”毕竟,那时候清朝已经摇摇欲坠,新思想、新制度正在冲击着这个古老的帝国。考生们拿着毛笔,心里却在想着:“这毛笔字写得再好,能挡得住洋枪洋炮吗?”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题目

题目出得有点“奇葩”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题目,现在看来真是有点“奇葩”。比如有一道题目是:“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考生们一看,心想:“这题目也太大了吧!从夏商周到清朝,几千年的历史,我哪能一下子说完?”还有一道题目是:“论各国变法得失”。考生们更懵了:“变法?我们连自己的法都没搞明白呢!还论各国的变法?”不过,也有一些考生灵机一动,心想:“既然是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那我就大胆一点吧!反正考官们也没多少时间来挑我的毛病了。”于是,有些考生开始大谈特谈西方的民主制度、工业革命什么的。考官们看了这些答案,估计也是一脸懵:“这小子是在写科幻小说吗?”

考完之后的故事

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考生们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有些人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心里暗暗期待着能中个进士、举人什么的;有些人则觉得自己可能要落榜了,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要不要去学点新东西——比如学学英语、数学什么的。果然没过多久,清朝就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了。那些还在等着发榜的考生们听到这个消息,估计都傻眼了:“我辛辛苦苦准备了这么多年,结果你告诉我不用考了?”不过很快他们就发现,新的时代已经来了——学校、工厂、铁路这些东西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那些曾经拿着毛笔写八股的考生们也开始拿起钢笔、铅笔,甚至有些人还学会了打字机!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为了中国近代化的中坚力量。所以说啊,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意外和惊喜——你以为自己是在参加一场古老的考试,结果却意外地踏上了新时代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