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忠的“忠”字,怕是有点水分

说到杨国忠,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在《长安十二时辰》里被张小敬追着跑的“大反派”。不过,历史上的杨国忠可不是什么跑龙套的角色,人家可是唐朝的节度使,位高权重。但你别看他名字里有“忠”字,这“忠”字在他身上,怕是有点水分。

杨国忠节度使 杨国忠的官职

杨国忠原本是个小混混,靠着拍马屁和走后门才混进了官场。他的发迹之路可以说是相当“励志”——不是靠才华,而是靠脸皮厚。他先是巴结上了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后来又抱上了唐玄宗的大腿。唐玄宗一高兴,就把他提拔成了节度使。这下可好,杨国忠从一个街头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了朝廷大员,简直是“逆袭”的典范。

不过,杨国忠这个节度使当得可不怎么称职。他整天就知道吃喝玩乐、贪污受贿,根本不管正事。你要问他打仗的事儿?他可能连刀都拿不稳。但你要问他怎么拍马屁、怎么捞钱?那他可是行家里手。所以啊,这“忠”字在他身上,怕是有点名不副实。

杨国忠的“节度使”生涯:一场闹剧

杨国忠当上节度使后,他的“政绩”可以说是相当“亮眼”——亮得让人哭笑不得的那种。他不仅不干正事,还经常瞎指挥,搞得手下的人苦不堪言。有一次,他还想亲自带兵打仗,结果刚到前线就吓得腿软了,赶紧找了个借口溜回长安继续享福去了。这种“临阵脱逃”的操作,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更搞笑的是,杨国忠还特别喜欢搞小动作。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整天在唐玄宗面前说别人的坏话、挑拨离间。结果搞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人心惶惶。大家都在背后议论:这哪是什么节度使啊?分明是个搅屎棍!不过话说回来,杨国忠这个搅屎棍倒是挺有本事的——搅得整个朝廷都不得安宁。

当然啦,杨国忠的“闹剧”生涯也不是没有高潮部分——那就是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当时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吓得赶紧带着杨贵妃逃跑去了四川避难(顺便说一句:这段历史在《长恨歌》里写得可浪漫了)。而我们的主角杨国忠呢?他在逃跑的路上还不忘继续捞钱、继续作威作福——真是个敬业的好演员!可惜啊可惜……最后他被士兵们给砍死了(据说是因为士兵们觉得他和安禄山勾结)……这场闹剧也就此落下了帷幕……真是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总结:一个靠脸皮吃饭的“传奇人物”

总的来说呢……杨国忠这个人吧……虽然名字里有个“忠”字(估计是他爹妈希望他能做个好人)……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各种荒唐和搞笑的故事……从街头小混混到朝廷大员再到最后的悲惨结局……他的经历简直可以拍成一部喜剧电影了!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们今天讲的是他的笑话和糗事……但也不能否认他在历史上确实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啦……不是什么光彩的一笔就是了……所以啊……如果你以后听到有人夸某个人很“忠诚”或者很会当官的话……不妨想想我们的主角杨国忠先生——这位靠脸皮吃饭的传奇人物!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嘛……有时候脸皮厚也是一种本事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