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食肉糜?这问题有点“迷”

“何不食肉糜”这句话,听起来像是个古代的吃货在抱怨。但其实,这句话出自《晋书·惠帝纪》,讲的是晋惠帝司马衷的一段“奇葩”故事。话说当时天下大乱,百姓饿得前胸贴后背,大臣们急得团团转,跑去跟皇帝汇报:“陛下,老百姓没饭吃了!”结果这位皇帝一脸天真地问:“何不食肉糜?”意思是:“他们怎么不吃肉粥呢?”这话一出,大臣们差点集体晕倒。

何不食肉糜怎么读 何不食肉糜讽刺了什么?

你可能会觉得这皇帝脑子进水了,但仔细想想,他可能只是生活太优越了,压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就像现在很多富二代,天天吃牛排喝红酒,根本不知道楼下小摊的煎饼果子多少钱一个。所以啊,这句话现在经常被用来调侃那些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比如你朋友抱怨工资低,你就可以开玩笑说:“何不食肉糜?”意思是:“你怎么不去找个高薪工作呢?”虽然有点损,但确实挺好笑的。

读音问题:是“mí”还是“mǐ”?

说到“何不食肉糜”这句话的读音,很多人都会纠结一个问题:“糜”到底读“mí”还是“mǐ”?其实这两个读音都有道理。如果你查字典,会发现“糜”有两个读音:一个是“mí”,意思是粥或者烂糊的东西;另一个是“mǐ”,意思是碎米或者细碎的东西。在这句话里,大部分人倾向于读“mí”,因为晋惠帝说的应该是肉粥。但也有人觉得读“mǐ”更顺口,毕竟现代汉语里很少用这个字了。

不过话说回来,读错了也没啥大不了的。语言嘛,本来就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只要大家能听懂你在说什么就行了。就像我们平时说英语一样,发音再标准也不如表达清楚来得重要。所以下次有人问你“何不食肉糜怎么读?”你可以幽默地回答:“随便读呗!反正都是笑话!”

历史背景:皇帝的脑回路真清奇

其实晋惠帝司马衷并不是故意搞笑的。他可能只是真的不知道老百姓的生活有多艰难。要知道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室成员从小锦衣玉食根本没机会接触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所以才会说出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话来也难怪后来他被后人称为"白痴皇帝"了不过我们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嘛就像现在很多城里孩子也不知道农村是怎么种地的呢!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晋惠帝的话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那就是贫富差距太大了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而皇室却还在想着吃肉粥这简直就是在讽刺当时的社会制度啊!所以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搞笑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