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竹子情结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从一个放牛娃一路逆袭成了九五之尊。但你可知道,这位皇帝不仅会打仗、会治国,还会写诗?而且,他写的还不是一般的诗,是关于竹子的诗。你说这竹子有什么好写的?可朱元璋偏不这么想,他对竹子可是情有独钟。

朱元璋写竹子的诗 《咏竹》朱元璋

据说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读书写字了。但他天生聪明,后来当了皇帝后,闲着没事就开始琢磨文化的事儿。竹子这东西,在古代文人墨客眼里可是高洁的象征,但在朱元璋眼里,它可能还有点别的意思——比如坚韧不拔、生命力强。你想啊,一个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看到竹子那股子顽强生长的劲儿,能不感同身受吗?

竹子的多重寓意

朱元璋写竹子的诗里头,最出名的就是那句“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话听起来简单粗暴,但细品一下,还挺有深意的。青山是什么?是困难、是挑战、是那些让你觉得“哎呀不行了”的时刻。而竹子呢?它不管你青山的压力有多大,反正我就是咬住不放。这种精神在朱元璋看来,简直就是他自己的写照啊!从一个放牛娃到皇帝,这一路上遇到的困难还少吗?但他都咬牙挺过来了。

除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外,竹子在朱元璋的诗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清廉。你看啊,竹子虽然长得高高的、直直的,但它的心是空的。这在古代文人眼里是“虚心”的表现,但在朱元璋这里可能还有点别的意思——比如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被权力冲昏头脑。毕竟他从一个穷小子变成皇帝后没多久就大开杀戒(别问我为什么)了嘛!所以写写竹子来提醒自己保持清廉也是有可能的。

诗中的幽默与自嘲

别看朱元璋是个皇帝(而且还是个挺严肃的那种)但他写起诗来还挺幽默的!比如他在另一首关于竹子的诗里写道:“千磨万击还坚劲”——这话听起来像是在夸自己吧?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点自嘲的味道——毕竟他这一路走来确实经历了“千磨万击”啊!从放牛娃到皇帝这条路可不是那么好走的!中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生死考验呢!所以他说这话的时候估计心里也在偷着乐:“嘿嘿看我多厉害!”

而且你发现没有?朱元璋写诗的时候特别喜欢用一些夸张的手法——比如把竹子和青山放在一起比拼耐力(咬定青山不放松);或者把风吹雨打说成是对自己的考验(千磨万击还坚劲);再或者把自己比作一棵永远长不高的小草(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夸张的手法让他的诗读起来特别有意思!既显得霸气十足又带着点儿自嘲和幽默感——真是个会玩的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