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的背景

哎呀,说到“围魏救赵”这个计策,咱们得先聊聊当时的背景。这事儿发生在战国时期,那会儿各国都在忙着打仗,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简直比现在的电视剧还热闹。赵国和魏国就是其中两个“主角”,赵国被强大的魏国打得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灭了。这时候,赵国的大臣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想办法怎么才能救赵国于水火之中。

围魏救赵是谁提出的计策

孙膑的妙计

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个叫孙膑的军事家站了出来。孙膑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脑袋瓜子特别灵光。他一看赵国被魏国打得这么惨,心里就有了主意。他提出了一个看似疯狂的计划:咱们不去直接救赵国,而是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这招可真是高明啊,你想啊,魏国的军队都在赵国那边打得热火朝天呢,国内肯定空虚得很。咱们突然杀过去,魏王肯定吓得魂都没了,赶紧把军队调回来守家。这样一来,赵国的危机不就解除了吗?

计策的成功与影响

孙膑的这个计策一提出来,大家都觉得太冒险了。但事实证明,这招真是妙极了!魏国的军队果然慌慌张张地撤回了国内,赵国的危机也就此解除。从此以后,“围魏救赵”这个计策就成了军事史上的一大经典案例。后人提起这个故事的时候都说:“哎呀,孙膑这脑袋瓜子真是绝了!”这个计策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关键作用,还对后世的军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我们说起“围魏救赵”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