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七擒指的是什么
诸葛亮的“六出七擒”是个啥?
哎呀,说到诸葛亮,大家肯定都知道他是三国时期的大牛人,智慧的化身,连鲁迅都夸他“多智而近妖”。不过,今天咱们不聊他的八卦,来聊聊他那个听起来挺玄乎的“六出七擒”。这到底是啥意思呢?别急,咱们慢慢扒。
首先,这个“六出七擒”其实是两个成语的合体。一个是“六出祁山”,另一个是“七擒孟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打游戏通关的感觉?没错,诸葛亮就是那个在三国世界里疯狂刷副本的大神。
“六出祁山”:诸葛亮的北伐大计
先说说这个“六出祁山”。祁山在哪?就在今天的甘肃一带,是蜀汉北伐的重要通道。诸葛亮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恢复汉室、统一天下,决定从这里出发,向北进攻魏国。结果呢?他老人家一共出了六次祁山,但每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成功。是不是有点像你打游戏时总是卡在某一关的感觉?
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马谡不听指挥,导致街亭失守,北伐失败。第二次、第三次……一直到第六次,每次都有不同的原因导致失败。比如粮草不济、天气不好、敌军太强等等。总之,诸葛亮就像个不断尝试新战术的游戏玩家,虽然每次都失败了,但他从不放弃。
“七擒孟获”:南方的平定之路
再来说说“七擒孟获”。这个故事发生在南方,也就是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当时那地方有个叫孟获的蛮王,不服蜀汉统治,经常闹事。诸葛亮为了稳定后方,决定亲自去搞定他。结果呢?孟获被抓了七次!每次抓到后,诸葛亮都把他放了,然后再抓一次……这操作是不是有点像猫捉老鼠的游戏?
为什么诸葛亮要这么做呢?因为他知道光靠武力是不行的,得让孟获心服口服才行。所以每次抓到孟获后,诸葛亮都会给他讲道理、展示蜀汉的实力和诚意。最后孟获终于被感化了,表示愿意归顺蜀汉。从此南方安定下来,为诸葛亮的北伐提供了稳定的后方支持。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