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法兰西战役 法国战役著名事件
法兰西战役:一场“闪电”般的表演
说到二战中的法兰西战役,那可真是一场“闪电”般的表演。德国人用他们的“闪电战”(Blitzkrieg)给法国人上了一课,告诉他们什么叫做“速度与激情”。1940年5月,德国的坦克和飞机像一群饿狼一样扑向法国,法国人还没来得及喝完早上的咖啡,德国人就已经在他们的后院里烤香肠了。
法国人原本以为他们的马奇诺防线(Maginot Line)是铜墙铁壁,结果德国人根本没走正门,而是绕了个弯,从比利时那边溜了进来。法国的将军们还在地图上画圈圈的时候,德国的坦克已经开进了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法国人这下可真是“措手不及”,连投降书都差点没准备好。
法国人的“优雅投降”
说到投降,法国人可是做得相当“优雅”。1940年6月22日,法国在贡比涅森林(Compiègne Forest)签署了停战协定。这个地方可是有历史意义的,因为一战结束时,德国人也是在这里签的投降书。法国人这次选择在这里投降,大概是想告诉德国人:“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
不过话说回来,法国人的投降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他们的军队已经被德国人的闪电战打得七零八落,再打下去估计连巴黎的面包店都要被炸飞了。于是乎,法国政府决定“识时务者为俊杰”,选择了投降。这样一来,至少还能保住巴黎的咖啡馆和香槟酒窖。
英国人的“海上大逃亡”
就在法国人忙着投降的时候,英国人也没闲着。他们知道再不跑就来不及了,于是上演了一出“敦刻尔克大撤退”(Dunkirk Evacuation)的好戏。英国的士兵们像赶集一样挤上了各种船只——军舰、渔船、游艇,甚至还有私人小船。场面一度非常混乱,但好在最后大部分人都成功撤回了英国本土。
这场撤退虽然看起来有点狼狈,但至少保住了英国的有生力量。丘吉尔后来还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讲,说:“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决不投降!”虽然当时的情况看起来有点悬,但至少英国人没有像法国人那样直接举白旗。这场撤退还成了后来电影《敦刻尔克》(Dunkirk)的灵感来源——当然电影里可能没有那么多搞笑的场景。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