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蒙之后的大都督是谁
吕蒙:从“文盲”到“大都督”的逆袭
说到三国时期的吕蒙,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句著名的“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没错,这位老兄原本是个大老粗,连字都不认识几个,但后来却成了东吴的大都督。这可不是吹的,吕蒙的成长故事简直可以拍成一部励志大片。他从一个小兵做起,靠着一股子拼劲和聪明才智,最终成了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不过,吕蒙的故事虽然精彩,但他毕竟不是“长生不老”的神仙,总有一天要退休或者……嗯,你懂的。那么问题来了,吕蒙之后的大都督是谁呢?别急,咱们慢慢聊。
陆逊:低调的“火攻大师”
吕蒙之后的大都督是陆逊。这位仁兄可是个狠角色,虽然平时看起来文文静静、低调得很,但打起仗来那可是毫不含糊。陆逊最著名的战绩莫过于在夷陵之战中用火攻大败刘备的蜀军。那一仗打得刘备灰头土脸,差点没把老命搭进去。陆逊也因此一战成名,成了东吴军界的顶梁柱。别看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可是能顶半边天的人物。孙权对陆逊也是信任有加,直接把大都督的重任交给了他。可以说,陆逊接过吕蒙的班后,东吴的军事实力并没有因为吕蒙的离世而下滑,反而因为陆逊的存在而更加稳固。
陆逊之后:东吴大都督的接力赛
陆逊虽然在军事上表现出色,但他也不是铁打的身子骨。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逊也逐渐老去(当然比不上我们现代人动不动就活到九十多岁的)。那么问题又来了:陆逊之后的大都督是谁呢?其实东吴在陆逊之后还经历了好几位大都督的更替。比如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孙权的孙子孙峻等人也都曾担任过大都督一职。不过这些人的能力和影响力比起吕蒙和陆逊来说还是稍逊一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火烧连营七百里的)。东吴的大都督职位就像是一场接力赛跑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传下去直到最后东吴被晋朝所灭这场接力赛才算真正结束。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