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诗,皇帝的“涂鸦”

说到乾隆的诗,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那些流传甚广的“打油诗”。这位清朝的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数量上可以说是“诗坛巨匠”了。但问题是,数量多不代表质量好。乾隆的诗,就像是皇帝版的“涂鸦”,虽然他老人家写得兴致勃勃,但读起来却让人哭笑不得。

为什么乾隆的诗不算诗

乾隆的诗常常是那种“大白话”风格,简单直白得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在写日记。比如他有一首诗叫《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这首诗读起来就像是小学生在数数,完全没有诗歌应有的意境和美感。难怪有人说,乾隆的诗是“皇帝版的顺口溜”。

诗歌界的“跨界选手”

乾隆写诗的风格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他的诗里常常夹杂着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他对政治、军事、历史的评论,甚至还有一些生活琐事。这让人感觉乾隆不是在写诗,而是在写日记或者奏折。他的诗歌内容太过庞杂,完全没有诗歌应有的精炼和集中。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乾隆还喜欢在诗里炫耀自己的才华和功绩。比如他有一首诗叫《御制平定准噶尔告成太学碑文》:“朕御极以来,抚绥中外……”这首诗一开头就是一大段自我吹捧的话,完全不像是在写诗,倒像是在写自传或者功绩簿。这种“跨界选手”的表现方式让乾隆的诗歌显得格外不伦不类。

诗歌界的“流量明星”

虽然乾隆的诗歌质量不高,但他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觑。毕竟他是皇帝嘛,手握大权的同时也掌握了文化话语权。所以尽管他的诗歌水平一般般,但依然有不少人追捧和模仿。乾隆的诗歌成了当时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甚至有人专门收集和整理他的作品出版成书。

不过话说回来,乾隆的诗歌虽然影响力大,但也只是靠皇帝的身份撑起来的“流量明星”罢了。一旦去掉这个光环加持,他的诗歌恐怕就没什么人愿意看了。毕竟大家更喜欢那些真正有才华、有深度的诗人作品嘛!所以乾隆的诗歌虽然在当时风靡一时但放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来看只能算是昙花一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