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里的“内斗”

你知道吗?诗句里也有“内斗”!别以为诗人都是温文尔雅的,他们笔下的文字有时候比宫斗剧还精彩。比如,李白的《将进酒》里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听起来豪情万丈,但仔细一想,这难道不是在和别的诗人“较劲”吗?好像在说:“你们写的那些都是垃圾,只有我才是天才!”再看看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在感慨国家兴衰,实际上是不是在暗戳戳地和李白比谁更忧国忧民?这俩人简直是诗坛的“甄嬛传”啊!

自相残杀的诗句 手足相残最经典十首诗

诗句里的“互怼”

说到互怼,怎么能不提苏轼和黄庭坚这对“欢喜冤家”呢?苏轼写过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表面上是在描述庐山的景色,实际上是不是在暗示黄庭坚:“你看问题的角度太单一了,和我比差远了!”而黄庭坚也不甘示弱,回敬了一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分明是在说:“你苏轼虽然风光一时,但我可是历经风雨的老江湖了!”这两位大佬的诗句里充满了火药味儿,简直比现代的微博互撕还要精彩。

诗句里的“自我否定”

有时候,诗人连自己都不放过。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词写得美极了,但最后那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明明前面还在感慨海棠依旧美丽,后面却突然说自己觉得花儿都凋谢了。这是不是在暗示自己年纪大了、审美疲劳了?再看看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不就是在说自己年轻时太矫情、现在反而不知道怎么表达了嘛!诗人连自己都怼得这么狠,真是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