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为什么叫温八叉
温庭筠的“八叉”之谜
温庭筠,这位唐朝的才子,名字听起来就带着一股文艺范儿。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大家不叫他温才子、温诗人,偏偏要叫他“温八叉”呢?这可不是因为他喜欢叉腰站着,或者有什么奇怪的癖好。其实,这个外号的背后,藏着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据说,温庭筠是个超级聪明的人,写诗作词的速度快得惊人。有一次,他在考试的时候,别人还在苦思冥想怎么写文章,他就已经“叉手一吟便成一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每次把手在胸前交叉一下(也就是“叉手”),就能写出一首诗的一句韵脚。更夸张的是,他只需要叉八次手,一首完整的诗就搞定了!这速度简直比现代人打字还快。于是乎,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外号——“温八叉”。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但实际上,这个外号并没有让温庭筠显得多么高大上。相反,它反而暴露了他的一些小毛病——比如过于自信、有点儿自负。你想啊,考试的时候大家都紧张兮兮的,他却能在那儿悠哉游哉地叉手写诗,这不是明摆着在炫耀自己的才华吗?难怪后来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可能就是因为太爱显摆了吧!
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
说到温庭筠的才华,那真是没得说。他的诗词作品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他的词作,风格婉约、意境深远,被誉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可以说,他在文学上的成就绝对是顶级的。但问题是,才华归才华,仕途归仕途。温庭筠虽然文采飞扬、出口成章,但在官场上却并不吃香。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太傲了!你想想看啊:一个能在考试中叉八次手就写完一首诗的人(还是当着考官的面),能不傲吗?而且他还特别喜欢在考场上帮别人作弊(没错!你没听错!)——据说他能在同一时间帮八个人答题!这操作简直比现代的“枪手”还厉害!但问题是:你这么干不是明摆着不给考官面子吗?结果可想而知——考官们对他恨得牙痒痒的。所以呢?仕途自然也就凉凉了呗!
不过话说回来啊:虽然仕途不顺吧……但人家至少留下了那么多好作品嘛!所以有时候想想:或许正是因为他没有被官场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住手脚(或者说被那些条条框框给绊住了)……才能写出那么多自由洒脱、情感丰富的诗词来吧!这么一想……好像也不亏哈?
从“八叉”到花间词宗
好了好了……扯远了扯远了……咱们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为什么大家要叫他“温八叉”呢?其实啊……除了前面说的那个考试时叉手写诗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好记了嘛!你想啊:一个姓温的人因为叉手写诗而出名……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谐音梗吗?!而且比起那些拗口难记的名字来说……“温八叉”三个字简直不要太顺口好不好?!所以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性地这么叫他了呗~
当然了哈……除了好记之外呢……这个名字其实也挺符合他的性格特点的:既有才气又有点儿傲娇;既有实力又有点儿调皮;既有成就又有点儿遗憾……总之就是一个非常立体、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啦~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名字还让他成为了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标签式人物”——试问还有哪个诗人能像他这样拥有一个如此独特的外号呢?!恐怕也只有李白、杜甫这些大牛才能与之媲美了吧~(当然啦~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哈~)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