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工资:皇帝的烦恼

明朝的工资问题,说起来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以为皇帝坐在金銮殿上,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大臣们也都跟着享福?错了!明朝的皇帝们其实也为工资发愁。朱元璋同志,这位开国皇帝,为了省钱,定下了个规矩:官员们的工资得低到不能再低。他的想法很简单:你们这些当官的,别老想着贪污受贿,工资少点,自然就老实了。结果呢?官员们确实老实了——老实地开始琢磨怎么捞外快。

明朝的工资到底有多低

官员们的“副业”

明朝的官员们工资低得可怜,连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于是乎,大家纷纷搞起了“副业”。有的官员兼职当老师,教书育人;有的则开起了小店,卖卖茶叶、布匹;还有的干脆去给人写墓志铭、写对联赚外快。更有甚者,直接去当“包工头”,承包点小工程。总之,能赚钱的路子都试了个遍。你说这叫什么事儿?堂堂朝廷命官,居然要靠这些小买卖维持生计。不过话说回来,这也算是明朝官员们的“创新精神”吧!

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官员们的工资低得让人心疼,老百姓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儿去。明朝的税收制度复杂得像迷宫一样,老百姓交完税后剩下的钱根本不够过日子。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地一年,到头来连口饱饭都吃不上。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小商贩也是苦不堪言,物价飞涨、生活成本高企,大家都在为生计发愁。所以啊,别看明朝的经济表面上繁荣昌盛,实际上底层百姓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