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什么时候决定让雍正做接班人
康熙的“接班人焦虑症”
康熙皇帝,这位清朝的“超级奶爸”,一生中有35个儿子,活到成年的也有20多个。这么多儿子,选谁当接班人呢?这可真是个头疼的问题。康熙老爷子从年轻时就一直在琢磨这事,就像现在的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一样,今天觉得老大不错,明天又觉得老二有潜力。结果呢,折腾来折腾去,直到晚年才真正定下来。
康熙的“接班人焦虑症”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先是立了嫡长子胤礽为太子,结果这位太子爷不争气,不仅没学会怎么当皇帝,还整天想着怎么早点上位。康熙一看这不行啊,赶紧废了太子。这下好了,剩下的儿子们一看机会来了,纷纷开始“内卷”起来。老大、老八、老九、老十四……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天天在康熙面前表现自己。康熙老爷子看着这些儿子们争来争去,心里那个烦啊!
雍正的“低调逆袭”
在这场“接班人大战”中,雍正(也就是老四胤禛)表现得特别低调。他不像其他兄弟那样整天在康熙面前晃悠,也不搞什么花里胡哨的“才艺展示”。雍正就是默默地干活、默默地表现自己。他知道康熙老爷子喜欢踏实肯干的儿子,所以他就使劲儿干活儿——处理政务、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反正就是让康熙觉得:嗯,这小子靠谱!
雍正的低调可不是装出来的。他知道自己在兄弟们中间不算是最出彩的那个(毕竟老大是嫡长子、老八是“八贤王”、老十四是带兵打仗的好手),所以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用实力说话。康熙老爷子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卧床。这时候雍正就主动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每天嘘寒问暖、端茶倒水……反正就是把孝道做到了极致。康熙一看:哎呀!这小子不仅会干活儿还会照顾人!心里对雍正的好感度蹭蹭往上涨!
最后的“临门一脚”
到了康熙晚年的时候(具体来说是1722年),他已经快70岁了(这在当时可是高寿啊)!老爷子终于下定决心要选个接班人了——不能再拖了!这时候他心里其实已经有谱了:雍正这个儿子虽然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关键时刻绝对靠得住!于是乎在1722年11月13日这天(也就是康熙驾崩的前一天)他把大臣们都叫到跟前宣布:“朕决定让胤禛当接班人!”然后就把传位诏书给了雍正……第二天老爷子就驾鹤西去了……
这个决定一出可把其他皇子们给惊呆了!尤其是那些平时觉得自己很有希望的皇子们(比如老八和老十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居然是老四?!他平时那么低调怎么就突然成了接班人了?!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雍正平时够低调够踏实才赢得了康熙的信任和青睐啊!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嘛~ 有时候最高调的表现就是不表现~ 而雍正正是靠着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成功逆袭成为了最终赢家~ 所以说啊做人还是要低调一点好~ 不然像那些整天蹦跶来蹦跶去的皇子们一样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上位咯~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