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小脾气”与官员的“大压力”

明朝的皇帝们,一个个都像是被宠坏的孩子,动不动就发脾气。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虽然打下了江山,但他的脾气可不小。他对待官员就像对待家里的佣人,稍有不顺心就砍头、抄家。官员们每天上班都提心吊胆,生怕哪天不小心惹怒了皇上,脑袋就搬家了。这种高压环境下,官员们哪还有心思好好工作?于是,贪污腐败、徇私舞弊就成了家常便饭。老百姓一看,这还得了?我们交了税,结果你们这些当官的只知道捞钱,那我们还支持你们干嘛?于是,叛乱就开始了。

明朝为何那么多叛乱 明朝起义多还是清朝多

地方豪强的“小算盘”与百姓的“大怨气”

明朝的地方豪强们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欺压百姓、霸占土地。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地,结果收成一大半都得交给这些豪强。更惨的是,朝廷还要征税、征兵,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这时候,地方豪强们就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与其让朝廷来收税、征兵,不如我们自己组织起来反抗朝廷。于是,他们煽动百姓造反,自己则躲在后面当幕后黑手。这样一来,叛乱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军队的“小懒惰”与将领的“大野心”

明朝的军队也是个问题。士兵们平时训练不认真、装备不齐全,打起仗来自然也就没什么战斗力。将领们一看这种情况,心里就开始打起了“大野心”:与其跟着朝廷混日子等死,不如我们自己拉起一支队伍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将领们开始私下招募士兵、囤积武器。等到时机成熟了,他们就带着自己的队伍造反了。这样一来,叛乱就从一个地方蔓延到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