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的“早退”

蜀国的灭亡,可以说是三国里最早的“早退”。刘备的儿子刘禅,人称“阿斗”,虽然名字听起来挺有劲儿,但实际操作起来,就跟他的名字一样软绵绵的。阿斗在位期间,基本上就是个“躺平”皇帝,啥事儿都交给诸葛亮和后来的姜维去处理。可惜,诸葛亮一走,姜维也撑不住了。魏国的大军一来,阿斗二话不说,直接投降。有人说他是个“乐不思蜀”的主儿,其实我觉得他是个“懒不思蜀”的主儿。投降后,他还挺自在,吃吃喝喝,完全不操心蜀国的命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治”吧!

魏蜀吴三国灭亡的顺序

吴国的“拖后腿”

吴国的灭亡就有点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中的“拖后腿”选手。孙权在位时,吴国还算有点儿实力,但到了孙权的儿子孙亮和后来的孙皓手里,吴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孙皓这个人吧,性格有点儿古怪,动不动就杀人立威,搞得大臣们人心惶惶。魏国一看这情况,觉得机会来了,立马派兵攻打吴国。吴国的将领们虽然拼死抵抗,但架不住内部问题太多。最后,孙皓也学着阿斗的样子投降了魏国。不过他比阿斗惨点儿,投降后还被流放了。看来“拖后腿”选手的下场都不太好啊!

魏国的“最后挣扎”

魏国的灭亡其实有点儿戏剧性。虽然魏国在三国里实力最强,但它的灭亡却是在内部发生的。司马懿的后代司马昭和司马炎父子俩看准了机会,趁着魏国内部混乱的时候发动政变,把魏国的皇帝给废了。这样一来,魏国就变成了晋朝的地盘。虽然名义上魏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但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所以严格来说,魏国的灭亡不是被外敌打败的,而是被自己人给“玩儿死”的。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作孽不可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