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流失在国外的文物有哪些
敦煌:一个文物的“国际快递”站
敦煌,这个位于中国西北的小城,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不过,除了商旅往来,这里还悄悄地成了文物的“国际快递”站。从19世纪末开始,敦煌的莫高窟就成了探险家、考古学家和文物贩子的“打卡圣地”。他们带着各种理由来到这里,然后带着各种文物离开,仿佛敦煌是个免费的“文物超市”。
最著名的“快递员”之一就是英国的斯坦因。这位老兄不仅是个考古学家,还是个“打包高手”。他在1907年的一次探险中,一口气带走了24箱文物,包括大量的经卷、绘画和雕塑。斯坦因的“快递单”上写着:“这是送给大英博物馆的礼物。”可惜,这份礼物并没有经过敦煌人民的同意。
法国的伯希和:文物的“精挑细选”
如果说斯坦因是个“打包高手”,那么法国的伯希和就是个“精挑细选”的高手。1908年,伯希和来到敦煌,他不像斯坦因那样大包小包地搬,而是像个艺术品鉴赏家一样,仔细挑选那些最有价值的文物。他的眼光非常毒辣,带走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伯希和的“购物清单”上包括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历史文献和艺术珍品。他甚至还带走了一些珍贵的壁画碎片。这些文物现在都收藏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吉美博物馆里。伯希和的这次“购物之旅”让法国人笑得合不拢嘴,而敦煌人民则只能无奈地摇头叹息。
俄国、日本和其他国家的“文物快递员”
除了英国和法国,其他国家也没闲着。俄国的奥登堡在1914年也来了一趟敦煌,带走了大量的壁画和雕塑。日本的探险家们也不甘落后,他们多次来到敦煌,带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甚至连美国、德国等国家的探险家们也纷纷加入这场“文物争夺战”中。
这些国家的探险家们仿佛在进行一场“文物奥运会”,看谁能带走最多的宝贝。他们的行为让敦煌成了一个真正的“国际快递站”,只不过这个快递站送出去的不是包裹,而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每当想到这些流失在国外的文物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探险家们到底是在考古还是在抢劫?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