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我打不过,但我能谈!

夷陵之战,孙权这边打得是焦头烂额。刘备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杀过来,孙权心里那叫一个慌啊!可他毕竟是东吴的扛把子,不能在手下面前露怯。于是,他一边派陆逊去前线顶着,一边开始琢磨怎么和刘备谈谈。

夷陵之战孙权议和 夷陵之战前孙权求和的条件

孙权心想:“打不过你,我还不能跟你谈吗?”于是,他派出了使者去跟刘备讲和。使者带去了孙权的诚意——金银财宝、美女佳肴,样样不缺。孙权还特意叮嘱使者:“你就跟刘备说,咱们两家本来就是亲戚,何必为了这点小事闹得不可开交呢?”

刘备那边呢,虽然气势汹汹,但打仗也不是闹着玩的。看到孙权主动示好,心里也有点动摇。毕竟,打仗是要花钱的,而且他还得考虑自己的名声。于是,刘备也开始琢磨:“要不就给孙权个台阶下?”

刘备:我赢了,但我也能谈!

刘备这边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赢了夷陵之战,但他心里也清楚,自己其实也没占到多大便宜。陆逊那小子太狡猾了,打得他措手不及。再说了,打仗是要花钱的,他现在最缺的就是钱。所以,当孙权的使者来求和的时候,刘备心里其实也挺高兴的。

不过,刘备毕竟是老江湖了,不能让孙权觉得自己太好说话。于是,他故意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嗯……既然孙权这么有诚意,那我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吧!”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终于可以省下一笔军费了!”

双方就这么你来我往地谈着条件。孙权那边答应给刘备一些好处——金银财宝、美女佳肴什么的;而刘备这边则表示可以退兵回蜀国。表面上看起来是双方各退一步、和平解决;实际上是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到了——孙权避免了更大的损失;而刘备则省下了继续打仗的开销。

陆逊:我打赢了仗却没啥好处!

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可是立了大功的——他用火攻烧得蜀军屁滚尿流、溃不成军;打得刘备差点没哭出来。按理说吧;这么大的功劳应该好好奖励一下才对;可结果呢?陆逊发现自己好像被晾在了一边——老板孙权忙着跟刘备议和去了;根本没时间搭理自己!

陆逊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啊:“我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的仗;结果你们俩倒好;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就把事情解决了!那我这功劳算谁的啊?”不过转念一想吧;他也觉得挺好笑的——自己拼死拼活地打仗;结果还不如人家几句话管用!看来这年头啊;光会打仗还不行;还得会谈判才行!

就这样吧;夷陵之战就这么戏剧性地结束了——没有血流成河、没有尸横遍野;只有两个老狐狸在那里斗智斗勇、讨价还价……至于陆逊嘛?只能默默地接受这个现实——毕竟老板都发话了嘛!再说了;和平总比战争好吧?至少不用再天天提心吊胆地想着怎么打仗了……反正不管怎么说吧;这场战争总算是结束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再打起来嘛……那就看天意咯!反正现在大家都不想打了……那就这样吧……皆大欢喜……皆大欢喜……皆大欢喜……(此处省略一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