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不只是为了看风景

重阳节,这日子听起来就有点“高”,不是吗?登高,听起来像是给脚底板找点事儿做,但其实背后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古人说“九九重阳”,数字“九”在咱们中国文化里可是个吉祥数,象征着长久和长寿。所以,登高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祈求健康长寿。不过,现代人登高嘛,有时候纯粹是为了朋友圈的那几张照片。你懂的,站在山顶上,手机一拿,咔嚓咔嚓几张,然后配上“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文案。其实呢,大部分人可能连山顶的风都没感觉到,光顾着摆pose了。

重阳登高诗句 重阳登高最佳十首诗

诗句里的重阳登高

说到重阳登高,怎么能不提那些经典的诗句呢?古人们可是把登高写得美轮美奂。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思乡之情,还顺带提到了重阳节的习俗——插茱萸。茱萸这东西,现在可能没多少人认识了,但在古代可是驱邪避灾的神器。再比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首诗写得气势磅礴,仿佛把读者也带到了那高山之巅。不过话说回来,杜甫当年写这首诗的时候可能也没想到,现代人登高更多的是为了拍张照发朋友圈吧?

现代人的重阳登高

现代人的重阳登高可就有点不一样了。古人是带着虔诚的心去祈福、思乡、抒怀;而现代人呢?可能是带着自拍杆、无人机和保温杯去的。你瞧那些登山队里的小年轻们,背着个登山包就跟背了个移动超市似的:水壶、零食、充电宝、防晒霜……应有尽有。更有甚者还带着无人机去拍全景视频的!古人要是看到这一幕估计得惊掉下巴:你们这是来登山的还是来开科技展的?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人虽然少了点古人的那份情怀和仪式感(毕竟谁还有心思插茱萸啊)但至少在装备上赢了!而且啊,现在的登山路线也比古代丰富多了:有缆车的坐缆车;没缆车的就靠两条腿;实在不想走路的还可以选择坐直升机!总之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