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的“一计害三贤”到底是哪三位?

说到姜维,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在《三国演义》里那句“姜维一计害三贤”。这句话听起来挺吓人的,好像姜维是个超级大反派似的。但其实,这“三贤”到底是哪三位,很多人可能就不太清楚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姜维到底害了谁。

姜维一计害三贤是哪三位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这里的“三贤”并不是指三个具体的人名,而是指三个职位或者身份。在《三国演义》里,姜维的这个计策主要是针对魏国的三位重要人物:钟会、邓艾和司马昭。这三位在魏国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以说是魏国的顶梁柱。姜维的这一计策,直接导致了这三位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钟会:从大将军到自立为王

先说说钟会吧。钟会在魏国可是个大将军,地位显赫,手握重兵。姜维的计策里,钟会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之一。姜维利用钟会的野心,设计让他觉得自己有机会自立为王。结果呢?钟会还真就信了,带着自己的部队跑到蜀地想要自立门户。可惜啊,他的野心太大,手下的人并不买账,最后闹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钟会不仅没能当上王,反而还丢了性命。你说这事儿闹的,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邓艾:从功臣到阶下囚

再说说邓艾。邓艾可是魏国的一位大功臣,他在灭蜀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按理说,他应该是风光无限才对。可是呢?姜维的计策里也有他的份儿。姜维利用邓艾的性格弱点,设计让他犯了个大错——擅自行动、不听指挥。结果呢?邓艾被司马昭怀疑有异心,直接抓起来关进了大牢。本来是功臣的邓艾,一下子变成了阶下囚。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估计邓艾得哭晕在厕所里吧!

司马昭:从权臣到背锅侠

最后说说司马昭吧。司马昭在魏国可是个权倾朝野的人物,基本上就是魏国的实际掌权者了。按理说,他应该是最不容易被算计的那个人才对。可是呢?姜维的计策里也有他的份儿。姜维利用司马昭的多疑性格,设计让他怀疑钟会和邓艾有异心。结果呢?司马昭不仅没有识破姜维的计策,反而还亲自下令抓了邓艾、杀了钟会。这下好了,本来是权臣的司马昭一下子变成了背锅侠——因为他的多疑和冲动决策导致了两位大将的死亡和魏国的内乱加剧!你说这事儿闹的!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