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徽之和王献之的故事
兄弟俩的“艺术人生”
王徽之和王献之,这对兄弟可是东晋时期的“文艺双星”。王徽之,字子猷,是王羲之的第四个儿子,而王献之则是第七个儿子。别看他们排行老四和老七,可他们在书法和文学上的造诣,那可是响当当的。王徽之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整天不是吟诗作对,就是弹琴写字,生活过得那叫一个潇洒。而王献之呢,虽然年纪小,但书法天赋极高,后来更是成为了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大家。
不过,这对兄弟的性格可是大不相同。王徽之是个典型的“懒散派”,做事随心所欲,常常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有一次,他听说某个地方的竹子特别好看,立马就跑去看竹子了。结果到了地方,看了半天竹子,啥也没干就回去了。人家问他:“你不是来看竹子的吗?怎么啥也没干就走了?”他回答说:“我本来就是来看竹子的,看完了自然就走了。”这回答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而王献之呢,则是个“勤奋派”。他从小就非常刻苦练习书法,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据说他小时候练字时,常常是一写就是一整天,连饭都顾不上吃。有一次,他写完字后发现自己的手都被墨水染黑了,但他一点也不在意,反而觉得很自豪。这种勤奋的精神让他在书法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兄弟间的“较量”
虽然王徽之和王献之是亲兄弟,但他们之间也少不了一些“较量”。尤其是在书法上,两人更是经常互相切磋、比试高低。有一次,王徽之写了一幅字送给朋友,结果朋友看了之后说:“这字写得不错啊!不过和你弟弟比起来还是差了点。”王徽之一听就不乐意了:“我弟弟的字是不错,但我的也不差啊!”于是他又写了一幅字送给朋友:“这回你再看看!”结果朋友看了之后还是说:“嗯……还是你弟弟的字更好一些。”这下王徽之气得不行:“我就不信我比不过他!”于是他又开始疯狂练习书法……
不过话说回来, 这种较量也不是坏事, 反而让他们俩都进步了不少. 尤其是对于王献之来说, 哥哥的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激励着他更加努力地练习书法. 有一次, 他们俩一起参加了一个书法比赛, 结果评委们一致认为: "这两兄弟的字各有千秋, 难分高下!" 这下可把他们俩乐坏了: "哈哈! 我们终于打成平手了!"
兄弟情深
虽然平时少不了一些"较量", 但关键时刻, 这对兄弟还是非常团结的. 有一次, 家里突然着火了, 大家都慌慌张张地往外跑. 可就在这时, 王徽之突然想起自己心爱的琴还在屋里! "不行! 我的琴不能丢!" 说着就要往火里冲. 就在这时, 弟弟王献之一把拉住了他: "哥! 别冲动! 琴没了可以再买, 人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听到弟弟的话后, 王徽之这才冷静下来: "对对对!你说得对!"于是两兄弟一起安全地逃出了火场.
还有一次, 哥哥生病了, 弟弟得知后立马赶来看望哥哥. 看到哥哥病怏怏的样子后心疼不已: "哥! 你怎么病成这样了? 快让我看看!" 说着就要给哥哥把脉. 哥哥看到弟弟这么关心自己也很感动: "没事没事! 就是有点发烧而已." 弟弟听了之后更加心疼: "发烧还叫没事? 你等着! 我去给你找大夫!" 说完就急匆匆地跑去找大夫了. 后来在大夫的治疗下哥哥很快就康复了. 康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弟弟的手说:"谢谢你啊老弟!要不是你及时找来大夫恐怕我现在还躺在床上呢!"弟弟听了之后笑着说:"谢什么谢啊?咱们可是亲兄弟啊!"说完两兄弟相视一笑……
总之呢……这对"文艺双星"虽然平时少不了一些"小摩擦",但在大是大非面前还是非常团结、非常有爱的!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亲情永远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忘记珍惜身边的亲人哦~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