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衍和张仪的“大丈夫”标准有点低

公孙衍和张仪,这两位战国时期的“外交大咖”,虽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但要说他们是“大丈夫”,那标准可就有点低了。咱们先说说公孙衍,这家伙可是个典型的“墙头草”,今天跟秦国好得像亲兄弟,明天就跟楚国打得火热。你以为他是为了国家利益?别逗了,他就是个“利益至上”的主儿。张仪呢,更不用说了,这家伙的“连横”策略虽然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实际上就是个“忽悠大师”。他那张嘴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黑的说成白的。你说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

为什么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

他们的行为让人哭笑不得

公孙衍和张仪的行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公孙衍一会儿帮秦国打魏国,一会儿又帮魏国打秦国,搞得两边都不待见他。你以为他是为了平衡局势?别天真了,他就是个“见风使舵”的高手。张仪更绝了,他那张嘴能把敌人忽悠得团团转。有一次他居然骗楚怀王说秦国要送给他六百里地!结果楚怀王兴冲冲地跑去接收地盘时才发现自己被耍了。这种行为要是放在今天,估计早就被人骂成“骗子”了。你说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能称得上是“大丈夫”呢?

他们的结局也挺惨的

公孙衍和张仪的结局也挺惨的。公孙衍最后被秦国抛弃了不说还被魏国追杀;张仪虽然暂时保住了小命但最后也被秦王疏远了。你说他们这是何苦呢?要是他们能像真正的“大丈夫”那样坚守原则、不轻易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朋友也许结局会好很多吧!可惜啊可惜!这两位“外交大咖”最终还是没能逃脱历史的审判!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没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反而让他们成为了历史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