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供品的起源

祭祀供品,这玩意儿听起来挺神秘的,其实说白了就是给神仙、祖先们送点“外卖”。古人觉得,天上地下都有神灵,得时不时地孝敬一下,不然这些“大人物”一生气,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乎,祭祀供品就成了连接人间和神界的桥梁。最早的时候,人们可能就是抓只鸡、宰头羊,后来发现光有肉不行,还得有点酒水、水果什么的,这才显得咱诚意满满。

祭祀供品 清明上坟带几样祭品

五花八门的供品

说到祭祀供品,那可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最常见的就是三牲五果:猪、牛、羊这三牲是硬菜,五果则是苹果、梨子这些水果界的“网红”。不过呢,有些地方的习俗可就有点“另类”了。比如有的地方会供奉鱼干、豆腐干,甚至还有供奉香烟的!这让我不禁想问:神仙们抽烟吗?还是说他们也喜欢来点尼古丁提神?更有甚者,还有人供奉方便面!这大概是觉得神仙们也赶时间吧?总之啊,祭祀供品的种类之多,简直可以开个“神仙超市”了。

祭祀供品的“后事”

祭祀完了,这些供品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它们一直摆在那儿吧?当然不能!一般来说,祭祀结束后,这些供品就会被撤下来。撤下来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的地方会把它们分给家人吃掉,美其名曰“沾沾仙气”;有的地方则会直接扔掉或者埋掉。不过呢,现在很多人选择把它们捐给寺庙或者慈善机构。这样一来,既不浪费食物,又能做点好事儿。不得不说,这种做法还是挺环保的!而且啊,说不定还能给自己积点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