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鞅的“公孙”是怎么来的?

咱们先聊聊公孙鞅这名字的来头。“公孙”这俩字,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像是古代贵族的标配。没错,公孙鞅确实是贵族出身,他的祖上可是魏国的宗室,妥妥的皇亲国戚。所以,“公孙”就是他的姓氏,表示他是公族的后代。你想想,古代人起名字可讲究了,尤其是贵族,名字里得带点儿“皇气”才行。所以,公孙鞅这名字一出来,就知道他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公孙鞅为什么叫做商鞅

不过呢,别看他名字里带“公孙”,其实他在魏国混得并不咋地。虽然出身贵族,但他在魏国没啥实权,整天被人瞧不起。估计是觉得在魏国没前途,他才决定换个地方发展。于是乎,他就跑到了秦国,准备在那里大展拳脚。

商鞅的“商”是怎么来的?

好了,现在咱们来说说为啥他后来叫商鞅了。这事儿还得从他在秦国的表现说起。话说公孙鞅到了秦国后,很快就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秦孝公是个有野心的人,一心想让秦国变得强大起来。而公孙鞅呢,正好是个改革高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比如废井田、重农抑商、推行县制等等。这些改革措施让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了战国七雄中的佼佼者。

因为这些功劳太大了嘛!秦孝公觉得光叫他“公孙鞅”有点儿不够意思了——毕竟人家可是帮自己把国家搞得这么牛逼的人啊!于是呢?就封他为“商君”!对啦!就是那个“商”字!封地在哪儿呢?就在今天的陕西商洛一带——所以他就成了“商君”啦!

那为啥后来大家都叫他“商鞅”呢?其实啊!“君”这个字在古代是对有地位的人的尊称——比如什么孟尝君啊、信陵君啊之类的——但后来大家觉得叫他“商君”有点儿太正式了——毕竟他可是个改革家嘛!得接地气一点儿才行!于是呢?大家就开始叫他“商鞅”啦!简单又好记!而且听起来还挺亲切的!

商鞅为啥这么牛?

说到这儿啊!你可能要问了:这个商鞅到底有多牛呢?能让秦孝公这么器重他?其实啊!商鞅最牛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改革措施——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徙木立信”的故事!你听说过吧?就是他在城门口放了一根木头——说谁要是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城南去——就赏给他五十金!结果还真有人搬了——然后他就真的给了人家五十金!这下子可把老百姓给震住了——原来这个新来的官儿说话算话啊!于是大家就开始相信他的政策了——变法也就顺利推行下去了!

而且啊!商鞅不仅在经济上搞改革——还在军事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推行军功爵位制什么的——鼓励老百姓去打仗立功——这样一来啊!秦国的军队战斗力蹭蹭往上涨啊!别的国家都打不过他们了!你说牛不牛?当然了……后来因为得罪的人太多……最后被车裂了……但不管怎么说吧……他的改革确实让秦国变得非常强大……为后来的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啊……虽然结局有点儿惨……但他确实是个牛人啊……值得我们记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