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奇葩”治国术

管仲,这位春秋时期的“奇葩”人物,治国手段可谓是独树一帜。他不像其他诸侯国的君主那样,整天琢磨着怎么打仗、怎么扩张领土。管仲的脑回路似乎有点“跑偏”,他更关心的是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比如,他发现齐国的盐业利润巨大,于是就搞了个“盐铁专卖”,把盐的买卖权牢牢抓在手里。这样一来,国家财政收入蹭蹭往上涨,老百姓也能吃上便宜盐。管仲还发明了个“轻重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控制物价来调节市场。物价高了,他就放出储备物资压价;物价低了,他就收购物资抬价。这一招不仅让齐国经济稳如泰山,还让管仲成了当时最会赚钱的“经济大师”。

管仲治国 管仲的治国之策

管仲的“忽悠”外交

别看管仲在国内搞得风生水起,他在外交上也是个“忽悠高手”。有一次,齐国和鲁国闹矛盾,鲁国准备发兵攻打齐国。管仲不慌不忙,先是派人去鲁国散布谣言,说齐国要和楚国结盟对付鲁国。鲁国一听吓坏了,赶紧派使者来求和。管仲趁机提出条件:只要鲁国答应不再闹事,齐国就给他们提供低价粮食。鲁国人一听有便宜可占,立马就答应了。就这样,管仲用一招“空手套白狼”化解了危机。还有一次,齐桓公想当霸主,但又怕其他诸侯不服气。管仲就建议他搞个“尊王攘夷”的旗号,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去帮助那些被蛮夷欺负的小国。这样一来,齐桓公不仅成了诸侯们的救世主,还顺理成章地当上了霸主。

管仲的“另类”用人之道

管仲用人也有一套独特的“另类”方法。他不讲究什么出身、门第,只看能力和品行。比如鲍叔牙推荐他当宰相时说:“这个人虽然有点贪财好色的小毛病,但他有能力啊!”结果齐桓公还真听了鲍叔牙的话重用了他。后来事实证明鲍叔牙没看走眼: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蒸蒸日上成了春秋五霸之首!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一次齐桓公想提拔一个叫宁戚的人但不知道这人到底怎么样于是派人去考察结果发现宁戚正在喂牛!考察的人回来报告说:“这人就是个喂牛的有什么本事?”没想到管仲却说:“你懂什么?能喂好牛的人肯定也能治理好国家!”结果宁戚还真被提拔成了大夫后来干得相当不错!看来在用人方面我们现代人真得跟古人好好学学——别总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说不定你身边就有个未来的“宁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