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榔头的来历

话说大明朝有个按察使,名叫小榔头。这名字听着就有点儿戏,可别小看他,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儿。为啥叫小榔头呢?原来啊,他小时候特别调皮,总喜欢拿着个小榔头到处敲敲打打,连家里的锅碗瓢盆都不放过。他爹一看这孩子有这“天赋”,干脆就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没想到,这小榔头长大后还真成了个“敲打”专家,专门负责查案断案,敲打那些不守规矩的人。

大明按察使小榔头 小榔头最终被谁杀的

查案如神

小榔头查案那叫一个神速!别人还在那儿琢磨线索呢,他就已经把案子破了。有一次,城里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大家都愁眉苦脸的,小榔头却笑嘻嘻地跑来跑去。别人问他:“你笑啥呢?”他说:“我在找‘贼’啊!”大家一听都愣了:“贼还能找到?”结果没过几天,小榔头还真把贼给抓住了。原来啊,他发现贼偷东西的时候总是喜欢用右手摸鼻子,于是他就专门盯着那些摸鼻子的人看。这不,贼就这么被他给“摸”出来了!

断案如风

除了查案快,小榔头断案也快得跟风似的。有一次,两个商人为了一个铜钱吵得不可开交。一个说:“这铜钱是我的!”另一个说:“明明是我的!”小榔头听了一会儿,突然拿起铜钱往地上一扔。铜钱在地上滚了几圈后停了下来。小榔头指着铜钱说:“谁能让它自己滚回来就是谁的!”两个商人一听都傻眼了:这铜钱又不是活物,怎么可能自己滚回来?结果当然是没人能办到啦!于是小榔头就把铜钱判给了那个真正的主人——因为只有他知道铜钱的重量和形状能滚多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