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照汗青,谁的心这么亮?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听起来像是某个古代大侠在月光下舞剑时随口吟出的豪言壮语。但实际上,它出自南宋末年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文天祥可不是什么大侠,他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出身,后来成了南宋的丞相。不过,这位丞相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的那种,他可是亲自带兵打仗的硬汉。可惜的是,南宋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元军的进攻,文天祥也被俘虏了。在被押解的路上,他写下了这首《过零丁洋》,其中就包括了这句“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什么诗全文是啥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即使自己死了,也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让后人记住自己的忠义。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版的“我虽然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有我的传说”?不过,文天祥可不是在吹牛,他是真的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在被俘后,元朝的皇帝曾经多次劝降他,甚至许诺给他高官厚禄,但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他被处死时年仅47岁。可以说,他的“丹心”是真的照亮了历史的长河。

汗青是什么?难道是出汗的历史?

说到“汗青”这个词,可能很多人会一头雾水:汗青是什么?难道是出汗的历史吗?其实不然。在古代中国,“汗青”指的是史书或者历史记录。这个词的来源也挺有意思:古代人用竹简写字时,为了防止虫蛀和腐烂,会在竹简上涂上一层薄薄的漆或者蜡。而制作这些漆或蜡的过程中需要用到火烤竹简,这样竹简表面就会渗出一些水分和油脂的混合物——看起来就像是出汗一样。所以人们就把这种经过处理的竹简称为“汗青”。后来这个词语就被引申为史书或者历史记录了。

所以当我们说“留取丹心照汗青”时就是在说:我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来照亮历史记录——换句话说就是我要让自己的忠义精神永载史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版的“我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我的名字!”?不过和那些整天想着出名的人不同(比如某些网红)文天祥可是真的用生命和行动证明了自己值得被历史记住!

丹心照汗青背后的故事:一个硬汉的最后时刻

现在我们知道了“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意思和出处以及它背后那个有趣的典故——但是你可能还想知道更多关于文天祥的故事吧?毕竟光知道一句诗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魅力所在嘛!那我们就来聊聊文天祥被俘后发生的事情吧!看看这位硬汉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什么叫做真正的“丹心照汗青”!

在被俘后不久(也就是写完《过零丁洋》之后)元朝皇帝忽必烈就开始了对文天祥的劝降工作——没错就是那个建立了元朝、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大佬忽必烈!你能想象吗?一个皇帝亲自出马劝降一个俘虏!而且还不止一次哦!忽必烈先是派了几个大臣去劝降(结果当然是失败啦)然后又亲自接见了文天祥(结果还是失败啦)最后甚至派出了已经投降元朝的原南宋宰相留梦炎去劝降(结果依然是失败啦)可以说忽必烈为了劝降文天祥真是煞费苦心啊!但无论对方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比如高官厚禄啊、美女如云啊、金银财宝啊等等等等)文天祥始终不为所动——他只有一个要求:让我死吧!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哇这个人好固执啊!但其实仔细想想你就会发现:正是因为有了像文天祥这样固执的人存在我们的历史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充满传奇色彩啊!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都像墙头草一样随风倒那我们的历史岂不是会变得非常无聊?所以说有时候固执也是一种美德呢!尤其是当你知道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时候更是如此!就像文天祥一样他知道自己坚持的是忠义所以他愿意为之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