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两袖清风”是怎么来的?

说到明朝的于谦,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那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不过,今天咱们不聊他的诗,来聊聊他那“两袖清风”的故事。这可不是说他走路带风,而是说他廉洁奉公,清正廉明。于谦在明朝当官的时候,真的是把“清廉”二字做到了极致。

明朝于谦两袖清风的故事

据说有一次,于谦要进京办事,按照当时的规矩,官员进京总得带点礼物送给上级领导吧?可于谦倒好,两手空空就去了。别人问他:“你咋不带点土特产啥的?”于谦笑呵呵地说:“我带了两袖清风啊!”这话一出,立刻传遍了京城,成了当时最火的“段子”。从此以后,“两袖清风”就成了形容官员廉洁的代名词。

于谦的清廉生活有多夸张?

于谦的清廉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在当官的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有一次,皇帝派人去他家视察,结果发现他家里除了几件破旧的衣服和一些简单的书籍外,啥值钱的东西都没有。皇帝都惊呆了:“你这官当得也太‘穷’了吧!”

更夸张的是,于谦连自己的俸禄都不舍得花。他把大部分的钱都捐给了国家或者用来救济穷人。他自己呢?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破旧衣服。有人劝他说:“你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于谦却笑着说:“我这是在锻炼身体呢!吃得少、穿得破,身体倍儿棒!”这话听得大家哭笑不得。

于谦的清廉精神影响了谁?

于谦的清廉精神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还影响了很多后来的官员。明朝有很多官员都以他为榜样,努力做到廉洁奉公。甚至到了现代,我们还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到很多正能量。比如现在我们常说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其实和于谦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们现代人不用像于谦那样过得那么苦哈哈的(毕竟时代不同了嘛),但他那种廉洁自律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能够保持一颗清廉的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