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杨时程门立雪今有
杨时程门立雪:古代的“追星”故事
古时候有个叫杨时的人,他特别崇拜一个叫程颐的大学问家。有一天,杨时听说程颐在家讲学,就兴冲冲地跑去听。结果到了门口才发现,程颐正在午睡,门关得严严实实的。杨时心想:“我这么大老远跑来,总不能白跑一趟吧?”于是他就站在门外等着,等着等着,天上竟然下起了大雪。杨时也不管那么多,就那么站在雪地里,直到程颐醒来。这个故事后来就成了“程门立雪”的典故,形容一个人对学问或者对某个人特别尊敬和崇拜。
不过你想想,这事儿要是放在今天,估计得被人笑掉大牙。现代人哪有这耐心?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估计杨时早就掏出手机发个朋友圈:“今天追星失败,偶像在睡觉,我在门外站成雪人!”然后配上几张自拍和定位,瞬间就能收获几百个点赞和评论:“兄弟你这追星方式也太复古了吧!”
现代版的“程门立雪”:追星新姿势
说起来,现代人虽然不会像杨时那样傻乎乎地站在门外等几个小时,但追星的方式可一点儿也不少。现在的粉丝们为了见偶像一面,什么花样都玩得出来。比如有的粉丝会提前好几天去机场蹲点,就为了拍几张偶像下飞机的照片;还有的粉丝会买下偶像住的酒店对面的大楼广告牌,每天定时播放偶像的视频;更有甚者,直接包下整个电影院或者演唱会场馆的前排座位,只为让偶像在台上看到自己举着的应援牌。
这些现代版的“程门立雪”虽然看起来比古代的版本高级了不少,但其实本质上都差不多——都是为了表达对偶像的热爱和崇拜。只不过古代人用的是身体力行、默默等待的方式;而现代人则更倾向于用金钱和科技来表达自己的热情。比如有的粉丝会花大价钱买下偶像代言的所有产品;还有的粉丝会通过社交媒体疯狂转发、点赞、评论偶像的每一条动态;甚至有的粉丝会专门学习剪辑视频、制作海报等技能,只为给偶像制作出最精美的应援物料。
从“程门立雪”看古今追星文化的差异
从杨时的故事到现代粉丝们的各种追星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古今追星文化的一些有趣差异。首先在表达方式上就有很大不同:古代人更注重礼仪和尊重;而现代人则更注重个性和创意。古代的杨时站在门外等几个小时可能只是为了表示对程颐的敬意;而现代的粉丝们在机场蹲点、包场应援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对偶像的支持力度。
其次在追求的目标上也有所不同:古代人追求的是学问和智慧;而现代人追求的则是娱乐和快乐。古代的杨时可能希望通过与程颐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学问水平;而现代的粉丝们在追星过程中更多的是享受那种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快感和满足感。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现代人的追求就比古代人低级——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和追求目标嘛!只要不违法不违规不伤害他人利益就行啦!毕竟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认为最酷最炫最有趣的追星方式嘛!
声明:本站内容为网友分享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Admin@0qua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