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粟是个啥?

哎呀,说到“耻食周粟”,这可不是什么美食节目,也不是教你如何优雅地拒绝不喜欢的食物。这其实是个历史典故,讲的是两个古代的“吃货”——伯夷和叔齐,他们因为觉得周朝的东西不干净,就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粮食。听起来有点极端,对吧?但你要知道,古代人有时候就是喜欢搞这种“不吃不喝也要坚持原则”的事情。

耻食周粟 饿死首阳山,不食周粟

伯夷和叔齐这两位老兄,本来是商朝的贵族,结果商朝被周朝给灭了。他们觉得周朝不讲武德,抢了别人的地盘,心里很不爽。于是,他们跑到首阳山隐居起来,发誓再也不吃周朝的粮食。你可能会问:“那他们吃什么?”答案是:他们吃野菜、野果,反正就是不吃周粟。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的素食主义者?不过人家可是为了原则才这么干的。

饿死也不吃?

你可能会觉得伯夷和叔齐有点傻,毕竟活着才是硬道理嘛!但他们就是这么倔强。据说他们在首阳山上饿得前胸贴后背,但还是坚持不吃周粟。有人劝他们:“你们这样下去会饿死的!”他们却说:“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这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现代某些人在朋友圈里发的“宁可瘦成闪电也不吃夜宵”?不过人家可是真的做到了!

当然啦,现代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行为。我们现在的社会讲究的是“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或者“活着才有机会享受美食”。但在古代,尤其是那些讲究气节的文人墨客眼里,伯夷和叔齐的行为可是非常高尚的。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虽然我们现代人可能觉得这种做法有点极端,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精神还是挺让人佩服的。

现代版的“耻食周粟”

其实啊,现代社会也有不少类似“耻食周粟”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有些人因为对某些品牌或者公司的行为不满,就发誓再也不买他们的产品;还有人因为对某种食材有心理阴影(比如小时候被鱼刺卡过)就再也不碰那种食物了;甚至还有人因为对某种烹饪方式有偏见(比如不喜欢油炸食品)就坚决不吃炸鸡、薯条之类的食物……这些行为虽然不像伯夷和叔齐那样极端到要饿死自己吧(毕竟现代人还是很珍惜生命的)但也算是某种形式的“耻食”了吧?

再比如说有些人因为环保意识特别强就坚决不吃肉类只吃素食;还有些人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不吃某些特定的食物……这些都可以看作是现代版的“耻食周粟”吧?虽然形式上没有那么激烈但本质上都是在表达一种对某种事物的拒绝态度嘛!所以你看啊现在的人虽然没有古代人那么刚烈但也还是有不少人在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某种形式的“耻食主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