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眼中的诸葛亮: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杜甫这哥们儿,写诗的时候总是带着一股子深情,尤其是写到诸葛亮的时候,简直像是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在《蜀相》这首诗里,杜甫一上来就给诸葛亮来了个“神”一样的评价:“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你看,杜甫一开口就是“丞相祠堂”,这可不是随便叫的,这是对诸葛亮的最高敬意。在他眼里,诸葛亮不仅仅是个人才,简直就是个“神”才。

杜甫写的诸葛亮的诗 杜甫赞美诸葛亮的两首诗

杜甫还特别幽默地用“柏森森”来形容诸葛亮的祠堂,这可不是一般的柏树,这是带着神秘色彩的柏树。在杜甫看来,诸葛亮的祠堂周围长满了这种神秘的柏树,仿佛是在守护着这位伟大的丞相。杜甫这哥们儿还真是会玩文字游戏,用“柏森森”来营造一种神秘感,让人不禁想象诸葛亮在世时的那种威严和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让杜甫佩服得五体投地

杜甫在《蜀相》里还特别提到了诸葛亮的智慧:“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句话可真是把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都给概括了。你看啊,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之后,就开始了他的“天下计”。这个“天下计”可不是一般的计划,这是要统一天下的计划!杜甫在这里用“频烦”来形容刘备请诸葛亮的次数之多,可见他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

而且啊,诸葛亮不仅仅是个聪明人,他还是个忠诚的老臣。在刘备和刘禅两朝里头,他都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帝。杜甫用“开济老臣心”来形容诸葛亮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可不是一般的赞美啊!在杜甫眼里,诸葛亮简直就是个完美的臣子形象。他不仅聪明绝顶、计谋百出;而且还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最后还死而后已、名垂青史!这样的臣子谁能不爱呢?难怪杜甫会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

诸葛亮的悲剧:让杜甫泪流满面

不过啊,虽然诸葛亮是个完美的人;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也是让杜甫最为感慨的地方;在《蜀相》里头;杜甫最后写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话可真是把诸葛亮的悲剧命运给写透了!你看啊;诸葛亮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北伐中原;可是最后却因为积劳成疾而死在了五丈原上!这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而且啊;这种悲剧不仅仅属于诸葛亮一个人;它也属于所有有志之士和英雄豪杰们!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它们!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当看到像诸葛亮这样伟大的人物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时;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和无奈呢?难怪连大诗人杜甫都会为诸葛亮的悲剧命运而泪流满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