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德不德,听起来像绕口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古代哲学家在玩文字游戏。简单来说,就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反而不会整天把“我有德”挂在嘴边。就像那些真正有钱的人,从来不会在朋友圈晒自己的豪车、豪宅,反而是那些刚买了个名牌包的人,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所以啊,上德不德,就是指那些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有多高尚。他们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少了还真不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下德不失德,有点像自我安慰

再来说说“下德不失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稍微差一点的人呢,只要不丢掉基本的道德底线,也算是不错了。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知足常乐”。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圣人吧?只要不干坏事、不坑蒙拐骗、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这些基本的道德底线守住了,也算是对得起社会了。所以啊,下德不失德的人呢,虽然可能没有那么高尚的品德,但至少不会成为社会的害虫。他们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虽然没什么大贡献,但也不会添乱。

上德和下德的区别在于心态

其实啊,上德和下德的区别主要在于心态。上德的人呢,他们做善事、讲道德是因为内心真的觉得这是对的、应该做的;而下德的人呢,可能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感或者怕被人说闲话。就像我们平时说的“做好事不留名”和“做了好事赶紧发朋友圈”的区别。上德的人做善事是为了内心的满足感;而下德的人做善事可能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表扬。不过话说回来啊,不管是上德还是下德,只要能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线就行了。毕竟我们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嘛!只要不做坏事、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儿就行了。至于那些高大上的品德嘛……慢慢来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