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的诗,你敢信?

大家都知道包拯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黑脸、大胡子,还有那句经典的“开封有个包青天”。但你可知道,这位铁面无私的包大人竟然还会写诗?没错,包拯不仅是个办案高手,还是个文艺青年。他的唯一一首诗《书端州郡斋壁》流传至今,虽然数量不多,但质量嘛,咱们得好好品品。

包拯唯一一首诗 包拯最出名十首诗

这首诗的内容其实挺正经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大意是说,做人要清心寡欲,做事要正直不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他在法庭上拍案而起的样子?不过呢,包拯写诗的风格和他办案的风格一样——直来直去,没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简单、直接、有效。

包拯的诗风:简单粗暴

说到包拯的诗风,那可真是简单粗暴。他没有李白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也没有杜甫那种“感时花溅泪”的细腻。他的诗就像他办案一样——一针见血,毫不拖泥带水。比如这首《书端州郡斋壁》,短短四句就把做人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清心寡欲、正直不阿、坚韧不拔。

不过呢,虽然包拯的诗简单直接,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美感。比如“秀干终成栋”这句,就有点小清新了——秀丽的树干终究会长成栋梁之材。这不仅是在说树,也是在说他自己啊!包拯从小就是个学霸,后来果然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你看,包拯不仅会办案子,还会写诗夸自己呢!

包拯的诗与人生

包拯的这首诗不仅是他个人的写照,也是他一生的座右铭。他从小就知道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清心寡欲、正直不阿、坚韧不拔。这些品质在他的一生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面对权贵还是面对百姓,他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

有人说包拯是个“铁面无私”的人,但我觉得他更像是一块精钢——坚硬、刚强、永不弯曲。他的这首诗就是最好的证明:“精钢不作钩”——宁可做一块坚硬的钢材也不愿意变成一个弯曲的钩子去讨好别人。这种精神在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