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枪洋炮,贵得让人想哭

清末那会儿,咱们的老祖宗们为了保家卫国,不得不从洋人那里进口武器。可这武器的价格,啧啧,真是让人心疼得直掉眼泪。比如说,一支英国产的马提尼-亨利步枪,价格差不多是普通老百姓一年的收入。要是你想买一门大炮,那得掏空好几户人家的家底儿。更别提那些什么机关枪、迫击炮了,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难怪当时有人说:“买得起武器的,都是土豪;买不起的,只能靠拳头了。”

清末进口武器价格表 大清铜币图片及价格

一分钱一分货?不一定哦

你可能会想,既然这么贵,那质量肯定杠杠的吧?嘿嘿,还真不一定!有些进口武器虽然价格高得离谱,但质量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某次进口的一批步枪,刚到手就发现子弹打不出去;还有些大炮,开一炮就得修半天。最搞笑的是有一次进口的机关枪,结果发现子弹卡壳了,还得请洋人来修。这哪是买武器啊,简直是买了个祖宗回来供着!所以啊,清末那会儿的人不仅要会打仗,还得会修枪修炮,简直是全能战士!

钱花哪儿去了?中间商赚差价

说到这儿,你可能要问了:这些钱都花哪儿去了?答案是:中间商赚差价!当时进口武器的流程可复杂了:先是洋人报价,然后中间商加价卖给朝廷官员;官员再加点儿“辛苦费”卖给军队;军队再加点儿“运输费”发给士兵……这一圈下来,价格翻了好几倍!难怪有人说:“买武器的钱都让中间商赚走了!”更搞笑的是,有些中间商还搞起了“捆绑销售”——你买枪必须搭着买子弹;买大炮必须搭着买炮弹……简直是强买强卖啊!所以啊,清末那会儿的人不仅要会打仗、会修枪修炮、还得会砍价、会谈判!